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廣東省珠海市鬥門區人口多嗎

廣東省珠海市鬥門區人口多嗎

人口:約60萬人

人口密度:889人/km2

_猗堂及建築群

鬥門古街

荔山村黃氏宗祠建築群

排山村

金臺寺

鬥門區總面積674.8平方千米。總人口60萬人(2008年), 是著名的僑鄉。200年全區工業總產值748.7億元,約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壹強。

區人民政府駐井岸鎮,郵編:519100。行政區劃代碼:440403。區號:0756。拼音:Doumen Qu。

鬥門概況

珠海市鬥門區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南端,東臨中山市,南與本市金灣區相連,西面和北面與江門市接壤。 1965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鬥門縣,1983年7月歸屬珠海市管轄,2001年4月撤縣設區。全區面積674.8平方公裏,常住人口60萬,其中戶籍人口31.6萬。全區轄5個鎮,100個行政村。是著名的僑鄉,有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15.6萬。年平均氣溫為22.1。C,氣候宜人,四季如春。 鬥門區鐘靈毓秀,人傑地靈,人文歷史資源豐富。境內有海拔581米,被譽為“珠江門戶第壹峰”的黃楊山;享譽海內外的禦溫泉度假村和萬盛鄉村俱樂部;頗具旅遊和歷史研究價值的趙氏錄猗祠、張世傑墓和鬥門古街。金臺寺雲霧繚繞,白藤湖壹碧萬頃,燈籠沙漁歌互答,壹派水鄉風情。 鬥門區毗鄰港澳,緊靠珠海機場、珠海港、廣珠輕軌,粵西沿海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江珠高速公路通車在即,廣珠鐵路和港珠澳大橋即將興建,鬥門口岸是國家壹類口岸,鬥門港航線直達香港、澳門和沿海各地,交通便利,投資環境優越。 農業以種植水稻、甘蔗和水產養殖為主,盛產荔枝、芒果、香蕉、龍眼、火龍果等南方佳果,擁有“鶴洲蓮藕、香蕉”、“雷蛛青蟹”、“白藤湖西芹”“天天新玉米”、“鄉意濃有機米”和“白蕉海鱸”等壹批知名農業品牌;工業有電子、電器、輕紡、食品、建材、制糖等支柱產業。現世界500強企業偉創力集團、住友化工和國內知名企業青島啤酒、格力集團、方正科技等已先後落戶鬥門區;商貿、房地產興旺,是珠海西區商貿和居住中心。

地理位置

鬥門區處於珠江三角洲的西南角,即磨刀門到崖門之間。即東經113°0.5′至113°25′,北緯21°59′至22°25′之間。從赤鼻島至白蕉七圍交界線,東西之間最寬33.4公裏。總面積674.8平方公裏。鬥門位於珠海市的西部,東連中山市,北倚江門市,與澳門水域相連,距香港56海裏,至廣州、深圳僅壹至兩小時。

水資源 

(壹)當地水資源 鬥門區降雨在1100至3339毫米之間,年平均降雨量為1998.8毫米,年平均徑流深為1201毫米,年徑流總量為9.3億立方米。年平均徑流系數為0.50。鬥門區陸地面積為11平方公裏,多年平均徑流深為82.1毫米,淺層地下水總量約為0.50億立方米。

(二)客水資源 過境客水為769億立方米。其中磨刀門水道523億立方米,雞啼門水道140億立方米,虎跳門水道106億立方米。綜覽主客水量:全區平均每年擁有淡水資源約為778.8億立方米,人均擁有水量26.65萬立方米。

交通優勢

●港口:

鬥門周邊有鬥門、珠海、九洲、灣仔、萬山等5個壹類港口口岸,其中鬥門港有3000噸泊位碼頭4個,貨運碼頭面積11萬平方米,年吞吐量15萬標準箱,近期將發展為30萬個標箱。

珠海港是中國沿海主樞紐港,距大西國際水道僅1海裏,航線聯通全球,已投入使用有2個2萬噸泊位、1個8萬噸石化公用碼頭,另有在建的兩個5萬噸級集裝箱碼頭,其中1個在2008年底已完成,另1個在2009年完成。

鬥門港、九洲港、香洲港每天有30多班快船直達香港、深圳。

●鐵路:

境內有計劃修建的廣州至珠海鐵路,預計2011年通車,與已建成的珠海機場、珠海港及粵西沿海高速公路和江珠高速公路相配套。

●珠海機場:

鬥門距珠海機場20千米,珠海機場已開通國內航線30多條,每天有航班飛往北京、上海等國內主要大中城市。周邊還有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等4個現代化空港,通往全國和世界各地。

●高速公路:

廣州—深圳—珠海(廣深珠)高速公路已通車,從鬥門到珠江三角洲任何壹個地級市車程不超過2小時。境內有粵西沿海高速公路珠海段(陽江—珠海)、和江珠高速公路(江門—珠海)。

土地資源

鬥門沃土廣袤,全區陸地面積674.8平方千米,其中可用於工業開發的規劃用地超過100平方千米,工業用地價格在珠三角地區最低。工業用地基準地價252元/_。

工業概況

按照市的部署要求,對工業園區資源進行整合調整,促進園區產業集群發展, 目前鬥門有工業園區2個:新青科技工業園和富山工業園。

1、新青科技工業園

以偉創力集團為龍頭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已具較大規模,隨著以生產電子終端產品、電子線路板、電池、電纜等企業在園區的集聚,園區目前有210家企業,產業定位為電子信息產業。新青科技工業園成為鬥門區第壹個專業化特色園區, 2007年井岸鎮被定為“廣東省電子信息產業專業鎮”。

2、富山工業園

成立於2009年3月2日,珠海市重點建設的“四大園區”之壹。富山工業園具備土地資源、產業基礎、岸線和水資源等綜合資源條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園區的產業發展規劃以家用電器制造業、電子信息制造業、臨港裝備制造、車輛制造、船舶制造、海洋工程制造、造紙等高端制造業以及現代物流業為主。目前已有66家企業投產,初步形成了以格力電器為龍頭的家用電器制造及以方正科技和紫翔電子為發展核心的電子信息制造產業格局。

教育衛生

鬥門基礎教育體系完善,2006年成功創建為“廣東省教育強區”。有幼兒園、中小學校數十家,還有多所職業中學、壹所電視大學等,其中鬥門第壹中學是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珠海大學園區內有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暨南大學珠海校區、北京理工大學珠海校區、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等10多所國內著名學府。

全區16家醫療機構,其中遵義醫學院第五附屬(珠海)醫院是省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休閑旅遊

高爾夫

鬥門現有高爾夫球場壹家,位於乾務鎮的萬盛鄉村俱樂部,此外,周邊還有珠海國際,翠湖、金灣、東方4個高爾夫球場。

溫泉

區內有廣東省最著名的溫泉“禦溫泉”,是中國第壹家日式露天溫泉,設有20多種具有保健功能的特色溫泉。

歷史沿革

2001年4月4日,國務院批準,撤銷鬥門縣,設立珠海市鬥門區和金灣區。鬥門區轄原鬥門縣的井岸、白蕉、乾務、五山、鬥門、上橫、六鄉、蓮溪8個鎮。

鬥門縣轄10個鎮(井岸、白蕉、乾務、五山、鬥門、上橫、蓬溪、六鄉、紅旗、平沙),121個村委會、47個居委會。

2000年,鬥門縣轄10個鎮。總人口401529人,各鎮人口: 上橫鎮 23583 蓮溪鎮 13562 六鄉鎮 19849 鬥門鎮 41294 五山鎮 26068 乾務鎮 19023 白蕉鎮 61534 井岸鎮 108074 紅旗鎮 21999 平沙鎮 49689 自藤湖虛擬鎮 9755 城南虛擬鎮 7099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3年,白蕉鎮、六鄉鎮合並為白蕉鎮,五山鎮、乾務鎮合並為乾務鎮,蓮溪鎮、上橫鎮合並為蓮洲鎮。

2021年3月,鬥門區上榜2021中國特色美食百佳縣市榜第32名。

2021年1月,鬥門區上榜“2020年度中國社會治理百佳示範縣市”,位列第14名。

2020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鬥門區上榜。

2020年6月,鬥門區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廣東片區)。

2018年9月,賽迪顧問發布了2018年中國百強區排名,鬥門區名列第22位。

2018年,農業農村部推介鬥門區為第壹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

2016年5月,農業部確定為鬥門區全國首批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