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物結局:
孫少平到了煤礦,盡心盡力幹活,成了壹名優秀工人。
少安的磚窯也有了很大發展,他決定貸款擴建機器制磚,不料因技師根本不懂技術,磚窯蒙受很大損失,後來在朋友和縣長的幫助下再度奮起。但是禍不單行,少安的妻子秀蓮,在歡慶由他家出資兩萬元擴建的小學會上口吐鮮血,確診肺癌。
曉霞在抗洪采訪中為搶救災民光榮獻身。
潤葉生活幸福,生了個胖兒子,潤生和郝紅梅的婚事也終於得到了父母的承認,並添了可愛的女兒。
27歲的少平在壹次事故中為救護徒弟也受了重傷,英俊面容盡毀,卻遇少時玩伴金波之妹告白,少平為她的前途與自己的感情選擇拒絕。他們並沒有被不幸壓垮,少平從醫院出來,面對了現實,又充滿信心地回到了礦山,迎接他新的生活與挑戰。
擴展資料
(壹)平凡的世界? 路遙著長篇小說
同義詞 平凡的世界—路遙壹般指平凡的世界(路遙著長篇小說)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壹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壹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
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壹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二)各人物形象
1、孫少平
壹個窮困的農村青年,然而他又是有知識的農村青年。務實,勇於聽從精神的召喚。無論是吃著高粱面饃、喝著剩菜湯的高中生活,還是下地務農的農民生活,甚至走出土地後的打工生活,孫少平身上都昂揚著精神的高傲、揮灑著靈魂的矜持。
物質的匱乏和精神的充盈讓孫少平的生活始終五味雜陳。而生活考驗的不斷加劇和知識視野的不斷拓展,也造就了孫少平保爾般的工作熱情和聖徒般的道德修養。
面對歧視他忍辱負重,看到不平他拔刀相助,關鍵時刻不計前嫌等等,自身的物質窮困根本沒有成為他道德修養的束縛,反倒映襯出他人格的完善。
而他的愛情選擇也顯示了他的個性特征。面對高幹子女、大學生田曉霞,他沒有逃避,也沒有感到自卑,他的精神高度足以和她站在壹起。而最終他拒絕金秀的愛情回到惠英的身邊,同樣是他聖徒精神的延伸,強大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感促成了他的選擇。
2、孫少安
哥哥孫少安是奮鬥精神的另壹個代表,與孫少平追求飛揚的生活不同。他的沈穩和精明都是內斂的。長子的家庭責任和過早的承擔世事,使得孫少安難以走出土地和家族的束縛,變成了農村變革的先覺者。然而,他的愛情和婚姻都遭遇了挫折。
最終,孫少安在初嘗成功滋味的時候不得不面對妻子的去世,正如孫少平在享受愛情甜蜜的時候不得不接受田曉霞的突然死亡壹樣,唾手可得的完美生活消失殆盡。
3、田潤葉
田潤葉同樣是壹個農民的女兒,所不同的是,她生活在城市,這裏的文明與開放程度較高,所以在潤葉身上脫離了世俗的偏見,敢於追求自己的愛情。
對於孫少安這個從小生活在壹起的人,潤葉壹直是喜歡的,她並不認為門第有多重要,在她看來,“門當戶對不如兩個人有情意”,所以她並不介意孫少安貧寒的家境,更沒有看不起孫少安的農民身份。止因如此,她主動向孫少安表白,告訴少安自己願意壹輩子跟他好。
但孫少安偏偏又是壹個極為理性的人,他明白彼此之間有養不可逾越的障礙和巨大的反差,所以即使潤葉到少安結婚當天去“搶人”,少安仍然選擇了秀蓮。
4、田曉霞
田曉霞天真爛漫、單純、善良、勇敢,當她與孫少平偶遇以後,漸漸地發展成誌同道合的好朋友。田曉霞的家庭條件比較優越,從小在城市中長大,沒有經受過陜西農村的艱苦生活,但是她絲毫沒有城市嬌小姐的樣子,反而非常的樸實、堅強。
田曉霞從小受父親田福軍的影響,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道德覺悟,她很希望自己能夠遊覽祖國的大好山川,領略人們的豪情壯誌,她很欣賞孫少安的膽量,不止壹次地向孫少安吐露自己的誌向。
5、賀秀蓮
賀秀蓮是孫少安從山西娶回來的媳婦,她沒有什麽文化,性格潑辣,與溫柔知性的潤葉形成鮮明的對比。她自從嫁給孫少安以後就成為孫少安的賢內助。賀秀蓮身強體壯,吃苦耐勞,家裏家外是壹把好手。
賀秀蓮的加入,讓孫家的日子逐漸好轉,孫少安的事業也逐漸步入正軌。
賀秀蓮有不服輸的精神,她堅信,只要踏實肯幹,壹定能夠上好日子,她也把這種信念傳遞給孫少安,給孫少安強有力的精神支持和物質支持,讓孫少安安心地在外而忙事業,自己把家料理得井井有條,從而促使家中的光景逐步發生改變。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平凡的世界-路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