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婚禮花轎要求“儀仗開道,花轎迎親,獅舞引門”,新娘下花轎有新娘坐花轎過炭火盆、新郎拉弓朝花轎轎門射出3支紅箭等流程,下面以“老北京”崔萬濤、李娟這對新人的婚禮為例,介紹有關具體流程:
壹、燃香熏洞房
8時30分,24名身著綠袍的執事和樂手、8名藍袍轎夫守在大紅花轎旁,蓄力待發。
“響房”的老先生清嗓高念贊詞“青銅神耳響壹聲,洞房喜沖沖!青銅神耳響兩聲,新人福祿增!青銅神耳響三聲,家道指日升!”壹名作為“娶親太太”的喜婦手捧燃香、伴著樂手敲響的3聲銅鑼,穿行洞房和正房。“響房”,在古代做驅除新房內邪魔之用。
9時15分,“娶親太太”燃香、捧鏡,在胡同裏的花轎前繞行壹周,這是所謂的“照轎”。
二、婚仗隊開道
9時30分,“娶親太太”手捧“寶瓶”和蘋果坐進花轎。隨著總提調壹聲拖長的“起轎”聲,右前轎夫拍擊轎梁3下,8名轎夫將花轎擡起。
“娶親太太”坐在敞著門簾的花轎裏,壹路被擡至胡同南口的北海公園東門陟山門門口。花轎在壹輛轎車旁落下,“娶親太太”下轎,新娘被哥哥從轎車上抱下,送上花轎。
頓時,彩彈淩空放起,鑼鼓聲大作。婚仗隊以開道旗打頭,鼓笙和鳴連接、傘扇點綴、花轎壓陣,穿過陟山門壹路沿北海東沿北行。見轎夫有意顫動花轎,伴娘趕緊派發他們紅包。
10時,婚仗隊行至先蠶壇,由於離11時拜堂吉時尚早,高巍臨時決定停轎15分鐘。轎夫將轎子高擡,樂隊換曲繼續高歌。迎親途中花轎是不允許落下的。
10時20分,婚仗隊重新啟程,行至北海北門處,兩只舞獅迎面撲向婚仗隊,繞花轎狂舞不止。
三、拜成夫妻
10時50分,轎梁卸下,4名轎夫空手將花轎擡進崔家。花轎從炭火盆上方壹晃而過,落在正房臺階上。電視劇中新娘踩著炭火盆而過,其實是對傳統民俗的誤讀,真正的民俗是新娘坐花轎過炭火盆。
11時,新郎拉弓朝花轎轎門射出3支紅箭,這是用來驅除新娘壹路可能沾染的邪氣。新娘終於邁下花轎,進入正房禮堂。“壹拜天地!再拜高堂!夫妻對拜!”,三拜之後,新郎用壹條紅布包著的秤桿,將新娘的紅蓋頭挑下。
隨著壹聲“禮成”,眾親友將新人擁入洞房。“娶親太太”在洞房的婚床上撒下紅棗和花生,幾個大人又抱著1名3歲左右的孩童在床上滾了幾下,新人才得以安坐在床沿上。
5分鐘後,有人將壹碗子孫餑餑和壹碗長壽面端進洞房。“筷子筷子,快生貴子!”新娘剛動兩下筷子,滾床的小孩就在外面大喊:“生不生?”新娘笑著回答:“生!”
11時30分,新人走出洞房進行最後壹道儀式———“送神”。兩人從正房供桌上取下壹套紙錢,放進庭院裏的炭火盆焚燒。到此,婚禮儀式結束。
擴展資料
中式婚禮新人著裝
新郎穿狀元袍,新娘披戴鳳冠霞帔。狀元袍由紅色的九品官服變化而來,帽子為烏紗帽,插宮花。鳳冠上通常飾有銀質或其他質地的鳳凰模型,霞帔則是紅色的披肩,壹般來說,新娘穿紅綢襖褲,繡花鞋,上繡鴛鴦、梅花、蓮花等吉祥圖案。
中式的服裝可以去禮服店訂做或租借,在影樓拍攝婚紗照時也可以預定中裝,有些影樓會在拍攝套系中免費借用婚禮當天的服裝。
人民網-儀仗開道花轎迎親獅舞引門 民俗專家主持中式婚禮
百度百科-中式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