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榜樣5》觀後感《榜樣5》觀後感800字

《榜樣5》觀後感《榜樣5》觀後感800字

《榜樣5》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壹

風雨苦難我們壹起走過,輝煌成就我們壹起創造。

——題記

我的祖國是壹個偉大的祖國,在這個偉大的祖國中還有壹群團結的人民。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戰勝了重重難關,使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他們可能是軍人、可能是警察、可能是消防員、可能是白衣天使、還可能是普通的老百姓。雖然他們的職業可能不相同,但他們都有壹顆愛國心,他們都是中國人。他們不論是對待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還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又或者是2002年的非典都表現得非常團結。

但在今年,又來了“新型冠狀病毒”。它和2002年的非典相似,但它要比非典嚴重的多,而且它正趕上春節,人們來來往往使它傳染的更快更廣。面對它中國人並沒有退縮,而是把團結互助表現的淋漓盡致。在武漢,中國人僅用了十天時間建成了火神山醫院,現在他們又在建雷神山醫院。僅僅是十天,就建成了壹所醫院,這恐怕只有中國人才能做到。

全國各地的醫生護士包括鐘南山都趕往武漢貢獻出自己的壹份力,附近餐館裏的廚師連夜給那些醫生護士做飯,菜農也連夜趕來給廚師送菜。還有壹些普通的人們在背後默默地為他們付出。國家也把武漢封了城,我知道這是為了其他地區的人民,我也知道武漢人可以理解。我相信鐘南山和醫生們壹定能找到適於每個人的救治方法。對於鐘南山我之前並不了解,直到新型冠狀病毒出來我才知道他有多麽偉大,我敬佩他,敬佩他的聰明智慧,敬佩他的不畏艱難,敬佩他敢於和困難作鬥爭。但我不止敬佩他,我還敬佩和他壹樣為疫情做貢獻的所有人。

現在各地區的人民是能出力的出力,能出錢的出錢,能出物資的出物資。但像我既不能出力又不能出錢,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呆在家裏,勤洗手不讓病毒因我而傳播。

加油武漢!加油中國!我相信咱們中國人壹定能戰勝疫情。我為生在這個偉大的祖國而自豪。

《榜樣5》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二

我們來認識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山東醫療隊的主治醫生郭海鵬,他出生於醫生世家,壹家人五代從醫,他說,用仁心仁術救死扶傷是家訓,更是責任。

正在用不太標準的武漢話跟劉爺爺交流的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重癥醫學科醫生郭海鵬,劉爺爺今年86歲,在外院治療近壹個月,因為病情加重被轉到這裏,醫療隊會診後,決定采用無創呼吸機治療,可被老人壹口拒絕。

對話中,郭海鵬得知,此前老人曾有使用無創呼吸機治療的經歷,但過程中感到不舒服,對此有了顧慮。但缺氧問題又急需解決,郭海鵬反復勸說,劉爺爺終於放寬心同意試壹試。3秒鐘,醫護人員快速置換鼻導管和加壓面罩。

盡管郭海鵬的武漢話並不標準,但他溫暖的話語還是大大緩解了老人緊張的情緒,劉爺爺很快掌握了正確的呼吸方法,氧飽和度也從原來的80多提高到接近正常人的水平。

齊魯醫院兩個病區,收治的是30多位重癥和危重癥患者,大多數都是老年人,年齡的94歲。每天進入病區,問診、體檢、查血氣、心電圖檢查,他不放過每壹個細節,做了十幾年的ICU醫生,他說,爭分奪秒搶救生命已成為壹種本能。

郭海鵬是土生土長的山東人,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期間,就讀於武漢大學,疫情發生後,郭海鵬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醫療隊。而其實他剛剛結束在美國哈佛大學三年的博士後培訓,回國還不到三個月。

《榜樣5》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三

在2020年的春節來臨之際,壹場不見硝煙、不聞炮響的戰爭打響了,不宣而戰。“新型冠狀病毒”這個令人談虎色變的字眼,跳躍到了我們眼前,這是生命與病毒的對抗。成千上萬名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紛紛請戰,勇敢“逆行”於第壹線,他們沒有被嚇倒,憑著大無畏的氣概,守護者每壹位病人。

和時間賽跑!武漢市政府參照北京小湯山急救醫院模式,僅僅耗時6天建設起可容納1000張病床的專用救治醫院。很多身處武漢的普通民眾,不懼病情蔓延,主動投入到防疫壹線做誌願者;有的武漢人暫時沒發現身體異常,也堅定地選擇留在武漢,避免出去後,感染到其他人。國家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重要指示,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壹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在我們身邊,政府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從下令讓民眾“只要還有壹口飯吃,便堅決不出門”,到設置關卡,測量出行民眾的體溫,再到進行樓層、大街消毒,封路、禁止民眾出行,甚至延遲開學。這壹系列的舉措,無不讓我們意識到這場災疫的嚴重性。同時,我們也知道,只有積極配合政府,這場“戰爭”才會早日結束。

每個人都可能經歷疾病、意外,都可能面臨困難、挑戰,正因如此,在災疫面前,我們尤須保持壹顆同理心,彼此寬慰、互相支持。從不遠千裏馳援武漢的“最美逆行者”,到

“武漢加油”“今夜我們都是武漢人”的聲聲吶喊,再到來自各方的物資支援,團結壹心、同舟***濟才是走出困境的唯壹出路。有網友感慨,鼠年春節恐怕是最冷清的壹個春節。但恰恰因為所有中國人都都心系疫區、心系彼此,這又何嘗不是壹個最暖心、最熱鬧的春節。

戰,則勝;不戰,則敗。合,則利;不合,則傷。公***健康是全民健康,公***安全是全民安全,具有公***屬性,不能有個別得失之分、利益之別、屬地之界。抗擊疫情,不是壹城壹地之事,不是醫療衛生戰線的事,而是全國人民的事。醫護工作者換上防護服,義無反顧地走進病區;武漢采取應急措施,留下阻擊疫情的決心;廠家加緊生產口罩等醫療用品,承諾不加價、不斷貨,馳而不息地運往各地從政府到個人,從救治前線到支撐後方,全社會各方面力量只有積極行動起來、主動作為起來、誓死堅守起來,才能以自我之強大壓制住病毒,全社會的“免疫系統”需要在恢復中增強抵抗能力。

沒有壹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壹個春天不會來臨。在中華大地上,從來不乏英雄的足跡。在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我們不懼任何艱難險阻。無論何時何地,我們中華兒女總有超乎想象的堅強、團結與力量。

新年的鐘聲已近敲響,萬紫千紅的春天已經不遠了,我相信:在全國人民的***同努力下,我們壹定能打贏這場“戰疫”。

《榜樣5》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四

在重癥病房,白衣戰士們仍在日夜堅守。我們來認識吉林省援鄂醫療隊的壹位護士長高嵐。

對高嵐來說,這天是個好日子,她要為25床的患者撤掉呼吸機。這位77歲的老人已經插管治療17天,終於脫離危險要恢復自主呼吸了。

都知道給患者插管時異常兇險,但拔管時的危險系數其實壹點也不低。由於不能使用鎮靜劑等藥物,患者是保持清醒的,因此拔管時患者更容易咳嗽,大量攜帶著病毒的分泌物就會噴濺出來。

真正的考驗在接下來的幾分鐘。剛剛拔管的患者很容易因為喉頭水腫導致無法呼吸,高嵐和床旁待命的麻醉師、ECMO團隊,隨時要做好搶救和二次插管的準備。

拔管操作壹切順利。接下來,護士們就要24小時輪流守候在老人床旁,為老人叩背排痰,詳細檢查每壹項監護指標。

重癥患者大多有基礎疾病,除了氣道的護理,哪個床的患者需要檢查下肢靜脈血栓,哪個床新生了皰疹,高嵐都記在心裏,悉心照料。在護士們的眼中,高嵐就是這樣壹個兢兢業業又細致周到的人。

今年50歲的高嵐從事護理工作已經30年,曾經參加過抗擊非典的戰鬥,2008年,又在汶川抗震救災的戰鬥中火線入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她又壹次沖到了壹線,帶領著100人的護理團隊整建制接管了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壹個重癥病區。

過去的壹個多月,高嵐所在的醫療隊已經成功從生死線上拉回35位患者。現在,盡管患者們恢復得越來越好,但高嵐緊繃的神經壹刻也不敢放松。

《榜樣5》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五

“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近日以來,這些詞頻頻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回顧中國這20年來的艱辛歷程,我們看到災難來臨時全國人民眾誌成城萬眾壹心,***築不朽民族魂!

2003年,壹場可怕的疫情——非典,席卷中國。大街小巷,彌漫著的是濃濃的消毒水味兒。但在這場困難面前,中國人民沒有退縮。我們團結壹心,無數誌願者挺身而出,四處奔波。宣傳,隔離,消毒,小湯山的建成“白衣天使”們為我們建造了壹面強有力的“防護罩”!終於,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我們打贏了這場疫情攻堅戰!團結、奉獻、堅守滋養民族魂!

2008年,四川汶川,壹場大地震震驚了整個中國。災難無情人有情,空降部隊的救援,不分黑夜白天的搜索;各種救助物資的籌集、運輸、發放;更有各級領導的關註、支持。汶川地震,震塌了房屋,卻震不垮中國誌,震不滅中國心。2019年國慶閱兵式上,地震中那個立誌做空降兵的小男孩已然成了方陣中的排頭兵,民族魂在壹代又壹代人的傳承中發揚光大!

2020年,喜迎新年的氛圍中,新型冠狀肺炎的到來奏出了不和諧的音符,但這突如其來的疫情,沒有消磨國人的鬥誌,使中國新年成為了壹個最充滿鬥誌與熱血的時刻,全國同胞眾誌成城、心心相印。疫情當前,小到垃圾工人,大到國家領事,都在為這場攻堅戰做著最大的努力。84歲高齡的鐘南山老先生,放棄了在家頤養天年,而是冒著生命危險來到疫情的第壹線,救死扶傷;壹批又壹批醫護人員“舍小家為大家”,沖在了抗疫前線;無數黨員組成的沖鋒隊,在各個卡點24小時蹲守;“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無數教育工作者成了“網絡主播”。在這場病疫中,全國人民都在用自己內心微弱的光芒,匯聚成希望的曙光,去沖破天空中的那團“黑雲”,眾誌成城,***築民族魂!

苦難鑄就輝煌,風雨造就彩虹!我們要動員起來,組織起來,凝聚起來,必須同甘***苦,同舟***濟。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只要我們堅定信念,萬眾壹心,就沒有攀不過的山,沒有跨不過的坎!這場鬥爭必須贏,因為現如今人民強大了,國家也強大了!今天,每壹個人都在努力地奉獻自己的力量,拯救更多的人!我堅信,我們定會戰勝疾病,戰勝壹切!加油,武漢!加油,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