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什麽是意識流電影?

什麽是意識流電影?

“意識流”是西方現代文學藝術中,特別是小說和電影中廣為應用的寫作技巧。本世紀20年代起,意識流技巧在小說領域取得了十分引人註目的成就,但是並未形成壹個文學流派。這是因為運用意識流方法寫作的作家並沒有***同的組織和綱領,也沒有發表宣言,而是壹些不同國家的作者,如愛爾蘭的詹姆士?喬伊斯,法國的馬賽爾?普魯斯特,英國的弗吉利亞?伍爾芙和美國的威廉?福克納等人,於第壹次世界大戰前後運用新的概念與方法創作小說。他們的作品著力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采用迥異於傳統文學的心理描寫方法,開創了現代小說的新紀元。這些作品在當時雖然受到某些責難,但並未引起重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得到承認和廣為流傳。20世紀60年代以後,創作這類小說的作家越來越多,這種方法在壹定程度上已成為現代小說的壹種傳統創作手法。

意識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所提出。他認為人的意識活動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關的零散方法進行的,而是壹種流,是以“思想流”、“主觀生活之流”、“意識流”的方法進行的。同時又認為人的意識是由理性的自覺的意識和無邏輯、非理性的潛意識所構成;還認為人的過去的意識會浮現出來與現在的意識交織在壹起,這就會重新組織人的時間感,形成壹種在主觀感覺中具有直接現實性的時間感。法國哲學家柏格森強調並發展了這種時間感,他強調過去的經驗對現在的影響以及兩者的有機統壹,提出了心理時間的概念。他們的學說對意識流方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發展了詹姆斯關於非理性、無意識的觀點,肯定了潛意識的存在,並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識活動的基礎。他的關於潛意識的觀點以及他的用自由聯想醫治精神病的方法,從根本上改變了人的觀念。從弗洛伊德的學說出發,人是充滿自相矛盾的生物,矛盾的根源在於人的欲望和人與社會的矛盾之中。弗洛伊德提出的壹整套心理分析的理論,促進了意識流方法的形成和發展。

參考資料:

/pages/2004/12/03/D156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