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2019年12月20日我們慶祝什麽

2019年12月20日我們慶祝什麽

2019年12月20日是:國際人類團結日、澳門回歸紀念日、闊時節。

1、國際人類團結日

為了紀念聯合國第壹個消除貧窮十年(1997-2006),2005年12月22日,大會決定宣布每年12月20日為國際人類團結日(第60/209號決議)。

大會第60/209號決議回顧各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在《千年宣言》中除其他外確定團結是強調二十壹世紀各國人民相互間關系的基本而普遍的價值之壹,並就此決定宣布每年12月20日為國際人類團結日。各國政府在社會發展問題世界首腦會議上承諾消除貧窮,並將此視為人類必須履行的道德、社會、政治和經濟責任。

2、國際人類團結日

宗旨

慶祝我們求同存異的壹天;提醒各國政府遵守其國際協定承諾的壹天;提高公眾對團結重要性認識的壹天;鼓勵就如何促進千年發展目標,包括消除貧困實現團結建言獻策的壹天;鼓勵實行消除貧困新舉措的壹天。

3、澳門回歸紀念日

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葡兩國政府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政權交接儀式,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回歸祖國。這是繼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之後,中華民族在實現祖國統壹大業中的又壹盛事。

澳門回歸日

澳門回歸日也稱澳門回歸節。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葡兩國政府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政權交接儀式,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回歸祖國。這是繼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之後,中華民族在實現祖國統壹大業中的又壹盛事。以後每年12月20日澳門都舉行紀念活動,逢5周年也是新任特首宣誓就職的日子。

擴展資料:

澳門以前是個小漁村。她的本名為濠鏡或濠鏡澳,因為當時泊口可稱為"澳".澳門及其附近盛產蠔(即牡蠣),蠔殼內壁光亮如鏡,澳門因此被稱為蠔鏡(蠔的繁體字為"蠔")。後人把這個名稱改為較文雅的“濠鏡”。清乾隆年間出版的《澳門紀略》中說:“濠鏡之名,著於《明史》。東西五六裏、南北半之,有南北二灣,可以泊船。或曰南北二灣,規圓如鏡,故曰濠鏡。”從這個名稱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鏡、鏡海等壹連串澳門的別名。

澳門的名字源於漁民非常敬仰的中國女神 天後,又名媽祖。根據傳說,壹艘漁船在壹個天氣晴朗,風平浪靜的日子裏航行,突然刮起狂風雷暴,漁民們處於危急關頭。這時,壹位少女站了起來,下令風暴停止。風竟然停止了,大海也恢復了平靜,漁船平安地到達了海鏡港。上岸後,少女朝媽閣山走去,忽然壹輪光環照耀,少女化做壹縷青煙。後來,人們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壹座廟宇供奉這位媽祖。

十六世紀中葉,第壹批葡萄牙人抵澳時,詢問居民當地的名稱,居民誤以為指廟宇,答稱"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譯成"MACAU",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

在後來的四百多年時間裏,東西文化壹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遺產,使澳門成為壹個獨特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