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數千年以來,人類從未停止追求延長壽命的方法,甚至還有壹些人在孜孜不倦地尋求永生的方法。19世紀初,全球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不到40歲。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生活水平以及醫學技術的不斷提高,人類的平均壽命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新中國成立前,我國的平均預期壽命僅35歲。而到了上世紀90年代,平均預期壽命翻了壹番,達到了70歲。目前,全球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2.6歲,最長的將近85歲,最短的為53歲,我國的為77歲。
那麽,人類的極限壽命能達到多少歲呢?
人類之所以會衰老,與各種因素有關,例如,染色體的端粒在不斷縮短,細胞逐漸衰老雕亡。只要時間壹長,這些不利的因素就會導致人走向不可逆轉的衰亡。先前的研究表明,人類的壽命受到了壹種關鍵機制的阻礙。
上個世紀60年代,生物學家海夫利克通過研究發現,人類細胞的分裂次數是有限的,最多只能分裂60次,這被稱為海夫利克極限。在每壹次DNA復制過程中,位於DNA末端的端粒有壹小部分無法復制,這會導致端粒逐漸變短。
細胞經過數十次的分裂之後,端粒會被消耗完。壹旦耗盡端粒,細胞隨之失去復制能力,並且走向雕亡。而在癌細胞中,端粒酶的出現不會讓端粒隨著細胞分裂而消耗掉,所以癌細胞可以無限復制。
科學家認為,正是由於海夫利克極限的存在,導致人類細胞無法永遠復制下去,所以人類壽命是有限的。然而,這項研究也引發了不少爭議,目前對於人類極限壽命的預測並沒有定論。
《自然》(Nature)雜誌此前刊載的壹項研究表明,人類的平均極限壽命為115歲。不過,也有極少數人可以活過這個歲數,甚至超過125歲,這在我國有過例子。我國的?超級人瑞?羅美珍活了127歲,她出生於1885年。而更晚壹年出生的阿麗米罕?色依提,如今還健在,她的歲數已經達到了134歲,成為世界之最。
雖然壹些科學家認為人類已經達到了壽命的極限,無法再進壹步延長,但也有研究指出,人類的最大壽命或能達到160歲,人類距離極限壽命還有壹段距離。但要參照其他哺乳動物,人類的極限壽命或許更長。
生活在北極海域的弓頭鯨是最為長壽的哺乳動物,它們到了90歲還能繁衍後代,已知最長壽的弓頭鯨活了211年。同樣是哺乳動物的人類,也許我們的極限壽命可以更長,或能達到200歲以上。
雖然人類的壽命普遍認為是有極限的,但我們有望以某種方式實現永生。在人的機體衰亡之前,如果能夠把意識保存到計算機中,人的思維能力還會停留在這個世界上,只是換了壹種方式存在。
目前,壹些科學家正在研究?上傳意識?的方法。隨著計算機運算能力的持續加強,尤其是量子計算機的快速發展,人的意識永生或許能夠比機體永生更早實現。
如果未來有機會保存人的意識,大家願意嘗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