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60耳順70從心所欲。

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60耳順70從心所欲。

這句話的意思是:三十歲懂得了禮,言行都很得當;四十歲能成為知者,無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規律。

出處:《論語·為政》——春秋·孔子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誌於大學之道;三十歲懂得了禮,言行都很得當;四十歲能成為知者,無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規律;六十歲所聞皆通;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

擴展資料:

《論語·為政》來源於《論語》。

《論語》是名列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壹部集子,成書於戰國初期。因秦始皇“焚書坑儒”(雖說是焚書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實是壹些方士),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

計有: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22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現的《古論語》21篇。西漢末年,帝師張禹精治《論語》,並根據《魯論語》,參照《齊論語》,另成壹論,稱為《張侯論》。

此本成為當時的比較可信的讀本,據《漢書·張禹傳》記載:“諸儒為之語曰:‘欲為《論》,念張文。’由是學者多從張氏,餘家寢微。”《齊論語》、《古論語》不久亡佚。現存《論語》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百度百科-三十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