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54歲乒乓奧運冠軍喬紅現狀!她事業順利50歲才結婚,已老到認不出

54歲乒乓奧運冠軍喬紅現狀!她事業順利50歲才結婚,已老到認不出

俗話說“臺上壹分鐘,臺下十年功”,作為曾在奧運乒乓賽事上大放異彩的喬紅來說,她也付出過很多,才有了多次在賽場上斬獲獎牌時的颯爽英姿。

隨著時間的流逝,喬紅如今也已有54歲,再也不是年輕時的模樣,在她退役之後,事業壹直很順利, 如今的她也已略顯蒼老,可是她的故事壹直都沒有結束,依舊是那個令人欽佩的奧運冠軍。

1968年11月21日,喬紅出生於湖北武漢,在她七歲的時候,進入南垸坊小學讀書,那時候全國上下正刮著壹股打乒乓球的風。

由於武漢無機鹽廠工人嚴方起酷愛打乒乓球,又恰好與南垸坊小學 體育 老師王德謙是好友,他就建議王德謙在學校裏組織壹支乒乓球隊,而此時的 董偉委 正好從 武漢 汽車 制造廠 調來南垸坊小學支教,教 體育 ,於是兩幾人壹拍即合,就風風火火的搞了起來。

初次招生時,喬紅舉起了手,經過壹段時間的觀察後,由於喬紅的接受能力強,壹下就被老師看中,選入了乒乓球隊,而董偉委也成了她的教練。

加入乒乓隊之後,為了加強腳下力量、啟動快,教練董偉委在喬紅及隊友的腳後跟上塗粉筆灰,讓她們踮著腳訓練;如發現地上有粉筆灰,那麽腳後跟落地的球員就要挨罰;為了保證喬紅及隊友的動作規範、標準,董偉委將乒乓球臺的四個腳鋸掉,以適合她們的身高。

那時候的學校規定每晚九點熄燈關門,可是喬紅所在的乒乓球隊往往要訓練到很晚,大多數時候,即便是已經熄燈了,喬紅也還在摸黑訓練,在訓練完回不去學校的時候,她和隊友甚至還為此翻過墻。

喬紅從小學習成績就好,也很招老師們喜歡,給人的印象就是聽話、溫順、老實,而且她還很熱心,在上學的時候,還經常和同學壹起接送班上有壹個雙腿殘疾的女生上學。

至於她小時候的聽話,也不僅僅是說說而已,在壹次區級比賽中,冠軍本來已經是她的囊中之物了,可是在聽到教練讓她讓給對手時,即便她心裏委屈,她還是選擇了聽從大人的想法,讓出即將到手的冠軍。

奧運冠軍的成長之路,註定不會如此的順利,在喬紅壹邊學習壹邊努力練習打比賽的時候,卻也出現了壹個小插曲。

有壹次,在學校開完家長會之後,喬紅的班主任留下來她母親單獨進行溝通,而這主要是建議喬紅放棄打球,因為憑喬紅的成績,學校可以直接將她保送進外語學校,聽到老師的話,喬紅母親心裏也有些動搖了。

考慮到女兒訓練十分辛苦,同時也害怕打球會耽誤女兒的學習,喬紅母親便不讓喬紅繼續打球在喬紅聽完母親的話之後,就傷心的跑去找她的父親喬大友, 最終還是在教練董偉委、黃慶偉的建議和勸導之下,喬大友才決定繼續支持女兒練球。

不過他同樣也擔心練球會影響到女兒的學習,於是在做出了讓步的同時,他也提出了要求,那就是喬紅每次考試不能低於85分,不然就得中斷練習,最後喬紅才得以繼續她的乒乓之路。

通過壹路以來的堅持,在1980年,喬紅終於憑借全國業余體校乒乓球單打第二名的成績進入了省隊,開始了全身心的投入到她的乒乓球運動生涯中。

對乒乓球,喬紅也談不上特別喜歡,當初在學校,因為老師看中了她,就從此拿起了球拍,而這只是因為啟蒙教練的壹句話:“喬紅基礎不錯,壹旦起來了,能堅持挺長時間”,這句話聽在喬紅父親的耳裏,十分的有分量,為了這句話,就讓女兒喬紅壹直堅持了下來。

乖巧的孩子總是討人喜歡,而喬紅就是這樣的乖孩子,在打球的壹路上,學校老師、業余體校教練,省隊馮夢雅教練都對喬紅特別的好,而喬紅與陳靜、胡小新也被並稱為“湖北三劍客”,可是後來另外兩人都進入了國家隊,那時只有喬紅還留在了省裏。

她遲遲進不了國家隊,這並不是她能力技術不行,而是因為每次國家隊教練看她打比賽的時候,她就緊張的不行,經常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因此比其他兩個人晚了些時間進入國家隊。

對於喬紅來說,那時的她心裏的壓力其實也很大,同住在壹個院子裏的人都知道她在打球,如果她不能打出個名堂,那她的爸媽臉上也無光。

每次壹到周末,如果喬紅輸了球,就特別不想回家,雖然她的爸爸從不打罵她,可是那動輒壹個多小時的思想教育,也讓她覺得有些沈重,在那段時間裏,父母的面子成了喬紅心裏最大的壓力。

同時,在省隊裏,她的教練也還是壹如既往的鼓勵她,那時的湖北省體委主任還特意找來男隊員給喬紅做陪練。

“堂堂壹個體委主任,壹個星期來看我兩次,在田徑場邊站著看我跑步,當時我就覺得自己應該努力,但也沒想太多,不知道自己究竟能打出什麽樣的成績。”

他們的關心和眼中的期望喬紅都看在眼裏,她並沒有說什麽“豪言壯語”,只是用實際行動來表明她的決心,好好訓練,好好比賽,厚積薄發,等待機會。

“我從來不說壹定能拿冠軍這樣的話,因為不想給自己太大壓力。”喬紅坦言她不是壹個非常自信的人,做事容易先想好後路。

在1987年全運會上,喬紅終於迎來了人生中壹個重要的轉折點,她憑借全運會上單打第二的成績,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靠強勁的實力,成功打進了國家隊,從此開始了她大放異彩的時代。

1989年,喬紅第壹次參加了世乒賽,就壹舉奪冠,成功的拿下了女單、女雙兩項冠軍,像壹匹黑馬震驚了所有人。

第壹次拿到如此獎項的喬紅開心不已,“挺高興的,覺得冠軍就這樣啊,我記得當時徐主任還說,這丫頭從哪兒冒出來的,壹拿還拿倆冠軍。”

當喬紅拿著磁卡給家裏打電話報喜時,說的第壹句話就是,“爸,我冠軍拿了,妳們面子也有了,以後別指望我再打冠軍了”。

對於喬紅來說,拿冠軍更多的是為了不辜負期望,不斷的努力也只是不想讓別人失望,本性隨遇而安的她,仿佛壹直是為別人活著。

“如果沒我爸,我肯定打不到這個份上,拿冠軍的那壹刻,就是覺得滿足了父母,自己壹點興奮的感覺都沒有,以後拿的每壹個冠軍,我都不覺得會給自己帶來什麽,無非是讓家裏又高興壹次,所以大家每次看我站在領獎臺上,都挺平靜,哪次也沒哭過,還不如在下面看人家升國旗激動呢。”

1994年10月,喬紅和鄧亞萍在巴塞羅那取得了乒乓球女子雙打冠軍,比賽過後,喬紅就提出要退役,可是只要領導勸壹勸她,給她做壹做思想工作,提到隊裏還需要她,喬紅就不會講任何條件留下來,好好的盡自己作為壹名運動員的責任。

在為國家隊效力的這9年裏面,28歲的喬紅成了中國乒乓球隊唯壹壹名超齡隊員,可是她卻沒有絲毫的後悔,“國家隊選擇了我,服從國家利益就是我唯壹的選擇。”

1993年,第42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瑞典哥德堡舉行,第壹次代表國家隊打團體賽的喬紅與隊友鄧亞萍壹道,為中國隊奪回了在41屆上丟失的女子團體冠軍。

此時的喬紅也已經25歲了,獲得多次獎項的她也算是功成名就了,按照慣例也到了該退役的時候。

回國之後,她就遞交了壹份要求下隊的報告,但是國家體委領導在她的報告上批了這樣壹句話:喬紅,以國家利益為重,繼續留隊兩年。

25歲,正是外出打球賺錢的黃金年齡,很多乒乓國手都是在這個年齡退役,然後去尋求更好的機會,可是當喬紅看到領導在報告書上寫下的批示時,心裏卻是矛盾重重。

那天晚上,她徹夜難眠,又想起了當初全家人為了支持她打好乒乓球,總是將當時計劃供應的豬肉留給她壹個人食用;當她被馮夢雅教練選到省隊後,為了培養她的男子技術風格,馮夢雅將隊裏的經費壹點點地摳出來,為她請來男選手當陪練。

在國家隊裏,老教練曾傳強為她改進技術動作嘔心瀝血,當她第壹次代表中國隊出征多特蒙德世乒賽獲得女單和女雙冠軍的消息傳到武漢時,街坊鄰居放鞭炮留下的紙屑將大院鋪得滿滿厚厚的……

喬紅想了很多很多,這壹路走來,她帶上了太多太多人的期待,最終她還是收回了申請,而她這壹留,就是兩年。

在天津舉行的第43屆世乒賽上,喬紅與隊友壹道,擊敗法國、斯洛伐克勁旅;力挫羅馬尼亞和日本選手,最後又以3:0戰勝老對手韓國隊,為中國再次奪得考比倫杯。

單項決賽中,喬紅還奪得女單銀牌和女雙第壹,事後,她說她很滿足,因為她自己不辱使命盡了責任,沒有辜負祖國和人民的期望。

待在國家隊的這9年裏,喬紅奪得過11次國際大賽的金牌,也成為了國家隊的臺柱之壹。 

在1989年喬紅成為世界冠軍後,回到武漢的時候,她還問起父親喬大友需要什麽禮物,要去給他買,看著長大的女兒,喬大友很高興,他對女兒說:

“我不需要什麽禮物,只要妳能做到我說的兩點,我就心滿意足了,壹是妳雖然做了冠軍,但不要飄飄然,要好好做人,做個好人,二是既然妳選擇了打球這條路,妳就要好好走下去,只有打好了球,才算為國家做了貢獻。”

在那之後,每當遇到喬紅有什麽不順心的事,父親的話總是回旋在她耳際,後來喬紅是在單打決賽中負於鄧亞萍而獲得亞軍,有很多人都替她不值。

甚至有壹次,喬紅在北京火車站接母親的時候,還有壹位年輕人走過來說:“妳是喬紅吧,妳太厚道了,妳為什麽不像鄧亞萍那樣兇壹點呢?現在鄧亞萍總是排名第壹,妳怎麽想?”

喬紅壹笑:“ 體育 比賽總是很公平的,誰有本事誰贏,鄧亞萍練的比我苦,她應該比我得到的更多。”

隨著年齡壹天天增大,總有壹絲遺憾纏繞著她,在天津世錦賽輸給鄧亞萍後,27歲的喬紅就想,自己已經完成了任務,也“老”了,也應該退役休息了。

於是,她寫好了壹份退役報告準備交給領導,可是在她走進訓練館時,又看到了國家隊面臨的困境。

此時老隊員就只剩下自己和鄧亞萍及劉偉等,年輕隊員雖然技術還行,但缺乏經驗,馬上就要打亞特蘭大奧運會,國家隊青黃不接怎麽行呢?而且隊裏沒提她退役的事情,於是喬紅還是選擇了再頂壹陣。

於是她又悄悄地撕掉了申請報告,不聲不響地投入了苦練之中,為下壹場比賽做準備。

壹直以來,喬紅都是帶著各種病痛在賽場上拼殺,因為傷病,奧運會前,喬紅整整兩個月沒有摸球拍,教練和國家體委領導都很著急。

去看望她的馮夢雅對她說,“妳要好好把握住奧運會的機會啊!”

“我知道。”喬紅平靜地說,“馮指導,妳放心,我肯定會全力以赴地去拼。”

後來在正定乒乓球訓練基地,喬紅病情稍有緩解,便抓緊時間訓練,盡管她訓練的時間不長,但練球的質量相當高,保持了良好的競技狀態和水平。

出征亞特蘭大之前,喬紅並不像其他人那樣興奮 她給家裏掛了個電話:“爸爸,我馬上要到奧運會去了,我是去為中國隊奪冠掃清障礙的。”

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喬紅壹路過關斬將,為確保鄧亞萍奪冠立下汗馬功勞,她雖然沒奪得單打金牌,但她贏得了人們的尊敬。

從亞特蘭大回到北京後,她陪父親去壹家商場購物,壹位60多歲的老人走到喬紅面前,拉著她的手:“姑娘,妳是好樣的,我給妳鞠躬了。”說罷,她向喬紅深深地鞠了壹躬,面對老人,喬紅眼睛濕潤了。

雖然喬紅拿到了很多獎項,也贏得了很多榮譽,可是在她的身上卻絲毫沒有驕躁之氣,在她28年的人生之旅,用自己的青春換來了壹塊塊獎牌,她無愧於父母,也無愧於國家。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後,喬紅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7年之後,在王楠跌入事業最低谷時,喬紅又出現在了王楠的身邊,巴黎世乒賽上,王楠奪得3枚金牌,成為乒壇“全滿貫”,賽後,王楠發自肺腑地說:“我很感謝喬紅!”

很多人都曾好奇地問過喬紅,究竟做了什麽讓王楠振作起來,大殺四方,面對眾多人的疑問,喬紅卻是很淡定,她說得很簡單,可是這切說到底都是源於她的那壹份熱心腸。

“其實,我真沒什麽招,就是跟她做個伴,那段時間,對王楠而言是最困難的,她身邊需要壹個能夠信賴而且知心的人,聽她說說心裏話,我只是充當了壹個傾訴對象,在這方面配合了她壹下,努力讓她有份好心情,煩心事兒少了,投入到訓練中的精力自然就多壹些,打球關鍵還是靠她自己。”

在喬紅眼中,雖然她比鄧亞萍先拿到了世界冠軍,可那時候的她卻覺得自己雙打很差勁。

在和鄧亞萍組成搭檔打雙打之後,她還很緊張,就覺得應該多想想鄧亞萍,學會理解她,而且鄧亞萍是進攻型,而她自己是穩健型,因此她只要負責把球弄上臺,由鄧亞萍負責進攻,兩人就能配合好了。

都說球風在很大程度上能體現壹個人的性格,喬紅沒有鄧亞萍那樣強烈的好勝心,看上去倒像是個“知足常樂型”,對於她自己來說取得的成就已經很滿足了。

“比較壹下我和小鄧的付出,我覺得自己拿第二夠好了,她實在太苦,每天平均比我多練壹個小時,我除了比小鄧差,比其他人還好呢,說實話,我挺佩服小鄧的,我沒有她那種毅力,但不羨慕她,可能我們追求的東西不壹樣,以我的性格,覺得那樣活著太累,我比較隨意,不會勉強自己,先盡力,不行就算了。”

說起喬紅的知足,她自己也認為自己是具有兩面性的,她的知足也是兩面的。

“每次拿冠軍都覺得挺知足,可到了下次打比賽,還想拿,但我確實很少跟自己較勁,妳說我要是容易知足,也堅持不了10年啊,雙打有小鄧帶我打,她那口氣可以影響我,可單打我也壹直不錯,如果說我真的很知足,可能早就下去了。”

退役後的喬紅後來被公派到了日本,在松下電器公司隊裏面,她卸去了所有的責任和壓力,在那邊她邊打球邊教球,日子過得十分清閑。

可是卻有很多人不理解,甚至以為她要加入海外的隊伍裏面去,對此喬紅表示:“我決不會加入外國隊來打中國人,如果國家隊需要我,我還會回來為祖國效力,湖北隊在明年的全運會如果需要我,我也會為家鄉盡力。”

2000年從日本回來後,喬紅又在廣州華南師範大學 體育 科學學院做起了學生,她的生活很是悠閑,她的朋友經常跟她說,想吃什麽就打個電話,到家裏只管伸筷子,周末朋友聚在壹起玩,她難得才陪人家打打乒乓球,喬紅很享受這種有朋友“照顧”的感覺。

華南師範大學的學業結束之後,喬紅如願拿到了教育專業的學士學位,並且從2003年起開始擔任中國乒乓球女隊教練,2008年的她還作為奧運火炬手在家鄉武漢傳遞聖火,後來還擔任廣東省 體育 運動技術學院院長助理和乒乓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

最近壹次官方發布關於喬紅的消息,還是在2019年8月16日,已經五十歲的她穿著壹身藍色運動衫,認真的指導著彭陽當地的小朋友關於乒乓球的技術,這次活動,其實和扶貧有關系。

照片中的她,身材管理優越,臉上雖然有了皺紋,但氣質上依舊是那個昔日的世界冠軍。

而後,喬紅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但她昔日的搭檔鄧亞萍,始終沒有忘記這個摯友。

2020年12月,鄧亞萍在參加壹個電視節目的時候,坦率的表達了和喬紅的深切友情,她滿懷感情的說:和搭檔喬紅,是對手亦是戰友。

2021年,鄧亞萍在參加壹個關於暢聊奧運的活動之時,分享了喬紅決賽前熱身拿水崴了腳的趣事,她神色中的懷念和笑意,足以體現二人的感情之深。

2022年,喬紅也已經54歲了,她的事業壹直很順坦,在她自己獲得大大小小壹籮筐的獎牌之後,還壹直在為國家培養人才,在不同的崗位奉獻著自己。

歲月催人老,曾經在賽場上大殺四方的喬紅,也已經收斂起了自己的光芒,如今眼角的細紋也慢慢出現,早已沒了年輕時的樣子,可是有家人朋友以及曾經的“戰友”陪伴的她,依舊生活得很開心,還是那個笑容滿面的開心果,那個努力又很熱心腸的大姐姐。

有人說,如今54歲的喬紅已經老到認不出來了,但實際上,她的內心,充沛且炙熱,她用積極的態度在面對事業和生活,順利的背後,是喬紅無數血淚的付出。

《本色喬紅》《乒乓世界》2003.04.03 夏娃

《喬紅生怕“對不起觀眾”》《乒乓世界》 2000.08.03 趙衛真

《記著名乒乓球運動員喬紅:國家利益高於壹切》:湖北日報(荊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