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裏是@泡魚兒 的行攝江湖,點擊上方關註,每天與妳分享旅行路上不壹樣的風景。
如果妳喜歡秋色,壹定要自駕去壹次秦嶺,去赴壹場秋的饕餮盛宴。每年從十月下旬開始,遍布秦嶺山脈的水杉、黃櫨、楓樹、落葉松等各種樹木就開始陸續變色,隨著氣溫的降低,整個秦嶺都會變得色彩斑斕,被打扮得像童話世界壹樣。
秦嶺既是中國南北大陸地理分界線,也是南北氣候的分界線,還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北坡寒冷幹燥,南坡溫暖濕潤,走進秦嶺,妳會發現強烈的“南北差異”。這種差異不僅表現在南北地理環境、氣候特征、文化風俗的差異,小到飲食習慣,比如秦嶺以北吃面食,秦嶺以南吃米飯,秦嶺南北截然不同。
正是因為有了秦嶺的屏障和滋養,才會有八百裏秦川的五彩斑斕和壯闊山水。隱藏在秦嶺南麓腹地的陜南小城留壩縣,因為境內地貌復雜,山勢險峻,氣候多變,海拔高度落差大,孕育了豐富的山地 旅遊 資源。
隨著寶漢高速等多條穿越秦嶺的高速的開通,被擱置的316、244等老國道,以及縣境內的高江路、姜眉路、獅太路、茶廟路,反倒成了自駕遊愛好者青睞的線路。下面是我這幾天的行程,整理出來希望能對大家的出行提供參考(線路圖附後)。
來留壩必去的秦嶺賞秋網紅公路高江路,全長39公裏,起於鳳縣高橋鋪,止於留壩縣江西營村,是壹條修建於上世紀50年代的備用公路,是姜眉路(從留壩姜窩子經太白縣到眉縣)與316國道高橋鋪段連接的主幹道。
這條穿越秦嶺的公路沿線美得壹踏糊塗,也是陜西省唯壹的“中國最美山村 旅遊 線路”。道路兩旁,隨便壹個山坡上,色彩相互交織,如錦似緞。
從留壩縣城出發去高江路,會經過張良廟,可以在此短暫停留,門票50元。張良廟始建於東漢末年,是祭祀漢高祖劉邦的謀臣張良的祠廟。相傳張良輔佐劉邦入關破秦之後,功成而退,隱居於此。
前往高江路需要翻越的第壹座大山叫柴關嶺。站在關隘上,妳可以清晰地看到遠處懸崖絕壁上的古棧道。素稱“秦漢咽喉”之稱的留壩“面巴蜀而背靠秦川”,縱貫南北的褒斜棧道、連雲棧道、陳倉古道蜿蜒百裏,已經有2000多年 歷史 。“火燒棧道”、“寒溪夜漲”、“蕭何月下追韓信”等 歷史 典故都發生在這裏。
從柴關嶺盤旋而下,公路兩邊的行道樹葉已經開始變色。這條路還將途經兩河口自駕營地、石門奇觀、西北“銀杏樹王”等,值得壹提的是,這些地方都免費開放,沒有門票。
驅車繼續前行, 進入壹個叫石門子村的地方,公路兩邊的行道樹紅綠相間,色彩豐富,靠邊停車的遊客也多了起來。這條路上的行道樹主要以水杉、銀杏、刺槐、法國梧桐,以及金絲柳、櫻花樹等居多。
清晨,村裏的老人和他的兩只小狗走在路上——很多爆紅網絡的小視頻就是在這裏拍攝的——想要看到這樣的場景,妳必須得在上午九點之前趕到這裏。
九點過後,自駕的遊客會越來越多,公路上到處都是拍照打卡的人,想要拍張背景幹凈的照片,已是壹種奢望。
順著蒿壩河沿公路而下,山裏的人家被秋色染得五彩斑斕,古樸寧靜的田園風光,讓人恍若走進了“世外桃源”。
驅車繼續前行,兩座筆直聳立的山峰擋住去路,當地人稱石門山。相傳清道光年間山上曾有壹座石門寺。據碑文記載,這兩座山原本是連在壹起的,中間有壹道石門,早上雞鳴時石門會自動打開,晚上無人過往時石門會自動關閉。
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爬上山巔,但面對最後幾米高垂直向上的懸崖絕壁,只能望峰興嘆。在山頂上沒有找到石門寺的痕跡,倒是看到了修公路炸山開石的痕跡。我們現在看到這兩座山,會不會是修路的時候從中間炸開而成的呢?
林間鳥語聲聲,溪流潺潺,粗壯的樹幹上爬滿了青苔,上面掛著晶瑩透亮的水珠,詩情無限,讓人的心情也隨著明亮起來。
村裏泛黃的老屋墻上,老標語依然清晰可見。
高江路的終點玉皇廟鎮石窯壩村,這裏有壹棵被稱為“西北第壹樹”的銀杏樹王,樹粗4.4米、高26米,樹齡已近4000年,相傳為周文王親手所栽。
壹路走走停停,看完玉皇廟的古銀杏出來,肚子已經餓得咕咕叫。不過,玉皇廟雖然是個鎮,鎮上吃飯的餐館卻沒幾家,所以還得繼續往前走,沿國道244到江口鎮才能解決午飯問題——據說江口鎮是留壩縣最大的壹個鎮。
在江口鎮吃罷午飯,順著244國道往寶雞太白縣方向走,會經過漢中最後壹個村子磨坪村,半山腰裏隱藏著壹個叫許家山的小組。這個地方的民居清壹色的關中建築風格,村民說話也帶著濃濃的關中口音。想要進村只能徒步,需要穿過兩座大山,如果沒有向導,很容易迷路。限於篇幅,關於許家山,我將另外單獨寫壹篇圖文。
如果不去看古銀杏樹王和許家山,可以從玉皇廟鎮出來後,右拐走土玉路回留壩縣城——我覺得走這條路才能真正感受到穿越秦嶺的樂趣。這壹段路純粹是在險峻的山谷裏盤旋,曲折蜿蜒,起伏跌宕,沿途無數個Z字形、U字形彎道和180度的大拐彎,壹邊緊挨著山體,壹邊就是懸崖。站在埡口極目遠眺,秦嶺風光壹覽無遺,就像顏料瓶子被打翻了壹樣,漫山遍野染了個透,如彩霞披落山體,驚艷如斯……
留壩看秦嶺日出的最佳去處是太子嶺,遺憾的是我來留壩這幾天大多是陰雨天氣。看天氣預報雲圖顯示早上六七點的時候有出太陽的機率,於是半夜出發趕到太子嶺,結果山上霧茫茫壹片,啥也沒有看著。
秋意愈濃,紅葉越瘋狂。太子嶺是紅葉最先變色的地方,紅色、黃色、綠色、褐色……,壹簇簇,壹片片,層層暈染,斑斕如畫。
前往太子嶺的路上,會經過獅子溝牧場——這裏曾經是諸葛亮軍馬放養之地。細雨中的高山草甸上,三五成群的牛羊漫步其間,落葉松因為雨潤的原因,色彩顯得更加美妙迷人。
從太子嶺下山,經獅子溝,過情人谷,翻越光華山,可以回到留壩縣城。在太子嶺看完日出之後也可以走火燒店方向回程。不管走哪條路,風景都是壹樣的如詩如畫,讓人流連忘返。
所以,如果妳還沒有去秦嶺,不妨現在就出發吧,抓住這個秋天的尾巴,感受壹場“停車坐愛楓林晚”的秦嶺美色之旅吧!
附:自駕線路示意圖
溫馨提示:留壩 旅遊 接待能力有限,建議出發前提前預定酒店住宿,不然有可能面臨無房可住的境況。推薦離縣城不遠的樓房溝精品民宿,這家民宿位於小留壩村,全部由民房改造而成,單獨院落,壹價全包那種,管家服務非常貼心,就是太火爆了,很難預約上。
飲食:留壩屬秦嶺以南,以米飯為主,高山土豆、臘肉、竹筍、木耳、香菇等都是當地的特產,還有留壩民間的十大碗,滿大街的天麻、西洋參好像是種植的。
大家還有什麽問題需要了解的,請在下方評論留言,我會壹壹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