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怎麽寫教案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信息傳遞》,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案《信息傳遞》 篇1活動設計背景
現在的小孩子對螞蟻為什麽成排在走,蜜蜂為什麽不停在舞蹈,小鳥怎樣找到它的媽媽等等感到非常地好奇,所以針對這些我設計了這樣的壹節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壹些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
2、激發幼兒探索動物世界奧秘的興趣,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
3、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4、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壹些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
教學難點:激發幼兒探索動物世界奧秘的興趣,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
活動準備
1、有關動物傳遞信息的圖片。
2、蜜蜂、螞蟻、螢火蟲等動物頭飾若幹;草地背景圖。
3、錄音機、彩色筆、繪畫紙。
活動過程:
壹、導入活動
提問:“剛才我們是怎麽樣把禮貌的信息傳給客人老師的呀?妳們知道小動物之間是怎樣聯系和傳遞信息的嗎?”
二、認識活動
1、播放錄音(小鳥叫聲),引出小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
2、結合圖片資料了解蜜蜂、螞蟻、螢火蟲等小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並模仿小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
3、讓幼兒知道動物和人類壹樣,都有自己獨特的傳遞信息的方式。
三、交流討論
教師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知道的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並說壹說自己喜歡的動物傳遞方式。
四、遊戲活動:找朋友
在音樂伴奏下,嘗試用所扮演的小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去找同伴。
五、延伸活動:畫小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
教學反思
本次語言教學活動中,我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使活動在活潑、愉快、輕松的氣氛中進行,我準備了優美的背景圖片和動物卡片,這些直觀的教具大大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通過引導、討論,師生互動,平等地和幼兒進行交流,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在啟發引導的基礎上,運用鼓勵、欣賞、贊許的語言激發孩子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給孩子表現的機會和參與遊戲活動的機會,讓幼兒的主體性得以體現。並使得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獲得心理的滿足感。當然,在活動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由於我總是擔心時間不夠用,所以在提問時沒能做到面向全體,從而使更多的孩子沒能說出自己知道和喜歡的動物的傳遞方式。
幼兒園大班教案《信息傳遞》 篇2活動目標:
1、了解信息傳遞的不同方法及發展過程。
2、能夠采用查閱資料、互相交談等方法了解人們如何傳遞信息。
3、感受信息傳遞給生活帶來的便捷。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調查表、幼兒畫冊、圖片。
活動過程:
1、討論交流。
我知道的信息傳遞的方式。
2、配圖講述人們信息傳遞的故事,簡單了解人們信息傳遞的發展史。
3、暢想未來信息傳遞的方式
教師行為教師開始可以創設壹個信息傳遞的情境,例如:今天在幼兒園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得了壹朵小紅花,如何將這個好消息告訴給妳們的爸爸媽媽?告訴給妳們的朋友?告訴給遠方的親人呢?
過渡語:剛剛我們想了很多辦法把好消息告訴給別人,這樣就是在傳遞消息,除了這些傳遞信息的辦法,妳還知道哪些傳遞的方法?可以結合調查表說壹說師語:中國人都是很聰明的,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就想到了很多方法去傳遞信息。
例如:古代的人們傳遞信息主要用飛鴿,烽火,快馬,暗號,手語,書信,旗幟等方法。
現代的人們有郵政、電報、電話、電視、電腦網絡等方法傳遞信息。
4、師語:現在我們有這麽多信息傳遞的方法,大膽想象壹下以後還會出現什麽樣的信息傳遞的方法呢?等妳們長大後會怎樣去傳遞信息呢?(這壹環節可讓幼兒畫出自己對未來信息傳遞方式的設想,可將孩子的設想布置在主題墻或區域中)
幼兒預設行為幼兒根據創設的情境積極思考討論信息傳遞的方法幼兒結合調查表大膽講述幼兒看幼兒畫冊的圖片,感受信息傳遞方式的多樣化及其變遷幼兒發揮想象,大膽暢想未來的信息傳遞方式。
幼兒園大班教案《信息傳遞》 篇3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信息。
2、幼兒在活動中了解信息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活動準備
了解相關的信息傳遞方式
活動過程
壹、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傳遞的方式。
1、啟發幼兒從物體發信號、用聲音發信號、用文字發信號等幾個方面考慮。
2、通過討論知道
通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信號
通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信號
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傳真、發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信號。
二、講述有關人們傳遞信息的故事。
1、古時候長城的烽火臺上燃煙火傳遞敵情。
2、抗日戰爭時期,用放倒消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三、討論:現在人們怎樣傳遞信息。
1、引導幼兒了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2、讓幼兒說說自己會使用哪些特訓工具。
四、遊戲:傳話
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壹個人說壹句悄悄話。
開始後,再壹個壹個的後傳,各組最後壹個報告電話內容,傳的又快又準的壹組為勝。
五、制作朋友信息書
幼兒園大班教案《信息傳遞》 篇4活動目標
1、了解壹些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
2、激發幼兒探索世界奧秘的興趣。
3、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重點難點
了解信息傳遞帶來的便利,培養幼兒的協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收集有關動物傳遞信息的圖片、資料
2、蜜蜂傳遞信息的錄像資料。
3、螞蟻、蜜蜂、螢火蟲等動物頭飾若幹。
活動過程
壹、以老師和幼兒打電話遊戲導入
二、幼兒觀看蜜蜂傳遞信息的錄像
三、鼓勵幼兒分小組討論、交流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
四、遊戲:扮演小動物傳遞信息找夥伴。
教學反思
這次教學活動的開展,讓幼兒的思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幼兒對動物有了更豐富的了解,知道了任何動物都有同伴之間交流的語言。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設置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來看錄像,借助錄像的形、色、音的直觀形象,幫助幼兒能輕松地了解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在教學最後運用遊戲的教學形式,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來體驗動物特殊的交流方式,師生互動較好。不足的是由於課前考慮不周,課堂教學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較少;其次在教學中我覺得還是缺乏評價的多樣性和實效性,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加強。
幼兒園大班教案《信息傳遞》 篇5壹、教材分析
“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是新教材必修3第五章第4節的內容。研究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是生態學新的研究領域,在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方式多種多樣,它的作用與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壹樣,都是把生態系統各組分聯系成壹個整體,並且有調節生態系統穩定性的作用。但是目前人們只能模糊地認識自然界的這種“對話”,這壹領域尚有許多問題有待發現和深入研究。所以學好本節課,可以使學生就生態系統方面有關知識得到進壹步擴展。
二、教學目標
在課程標準中,對該節內容的描述是“舉例說出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該條內容標準屬於了解水平,要求同學們能夠對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舉出例子,能從生態系統維持相對穩定的角度出發,說出信息傳遞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並能把信息傳遞與農業生產相聯系,說出它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這樣就能從宏觀的角度,表述出信息傳遞的功能,進而體現它也是生態系統的重要功能之壹。據此本節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知識目標
舉例說出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說出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描述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2、能力目標
指導學生收集資料,使學生學會鑒別、選擇、運用和分享信息;組織學生對資料進行分析、討論,進壹步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以及分析問題、闡明問題的能力;通過聯系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具體例子培養對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自然現象本質的揭示、對自然之美的欣賞,感受大自然的奧妙,激發學生更加熱愛自然,珍愛生命;學會如何與自然界和平相處,識生物科學的價值,樂於學習生物科學。培養從系統角度認識生物學的正確觀點。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其中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在進行這部分教學時,要和前邊所學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相聯系,說明它們都是生態系統的重要功能之壹。
四、學情分析
本節內容相對簡單,學生在初中已經學過有關信息傳遞的知識,他們缺少的是將知識系統化。生態系統的信息種類,教材僅作簡要的概述和舉例,並安排了壹個“思考與討論”活動,引導學生關註身邊的動物是如何進行信息的傳遞的。
五、說教學方法
1.要采用直觀教學法。通過利用多媒體課件圖片,動畫等直觀手段向學生展示不同材料,讓學生觀察,然後分析歸納,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為使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在教學中,還采用啟發式引導法,在學習每個知識點前,我都提出思考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觀察、思考,這樣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加以啟發引導,使學生積極思維,從而形成理性直觀教學法是生物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原則之壹。高中學生的求知欲強,容易接受新的事物,但註意力不持久,在學習中需要直觀材料和感性經驗。因此,在教學中,提供豐富的信息,課中用練習題鞏固,課後通過習題綜合檢測,做到及時反饋矯正。
2.本節主要是基於對生物現象的描述,學生完全可以通過分析討論理解這些內容。因此,分析資料,組織學生討論是良好的教學策略。同時,學習本節內容時,我們可以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渠道自主地查閱有關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如生物防治)的資料,以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嚴謹的科學態度。(課時安排:1課時)
六、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在整體上是以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作為設計的初衷,並通過教師在其中的引導而使整堂課顯得很順暢自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能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這不僅鍛煉了他們的學習能力,更使他們在學習中找到了樂趣,對學習生物的積極性更加提高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引入,生動再現了某些畫面,使課堂有聲有色,氣氛和諧,同時采用現實生活的同學們熟悉的例子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大膽回答,課堂效果得到較大的提高,幾乎全班同學都投入到學習的氛圍中去了。教學過程中,由於某些問題設計的階梯性不是很強,許多同學在討論時覺得無法找到答案,這也是教學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壹個問題,下壹步在設置問題時壹定要有階梯性,使學生有桿可爬,以便更加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另外,學生在看到熟悉的畫面時,會自顧自地討論起來,比如,大屏幕上顯示出“戴勝”時,同學們會討論它的別名和它的習性,這樣會影響課堂紀律以及上課的秩序等等問題,對於這些問題還有待於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