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都(Yongxing Xian)指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位於湖南省東南部、縣人民政府駐便江鎮(原城關鎮、城郊鄉、碧塘鄉合並而成)。
2002年,在中國白銀年會上,永興縣被中國有色金屬協會白銀分會命名為“中國銀都”。
永興縣白銀產量占全國1/4,回收冶煉金銀已有300多年歷史,通過父傳子承,師授徒繼,這門獨特的民間傳統工藝,逐步發展成為從廢氣、廢渣、廢液中提煉金、銀、鉛、鉍等貴重金屬的傳統產業。
最難能可貴的是,該縣境內沒有銀礦,是沒有銀礦的銀都。
永興縣是郴州市下轄的壹個縣,地處湖南省東南部、下轄8鎮17鄉,總人口67萬人,是郴州市人口第二大縣,中國銀都、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再生資源加工利用基地。全縣土地總面積為1979.4平方公裏,人口 63萬。
永興縣不產銀但加工白銀。2002年,在中國白銀年會上,永興縣被中國有色金屬協會白銀分會命名為“中國銀都”。永興縣白銀產量占全國1/4,回收冶煉金銀已有300多年歷史,最難能可貴的是,永興也沒有黑煙繚繞,機器喧囂,四面青山環繞,壹條便江穿城而過。
擴展資料:
“中國銀都”戰略實施
“中國銀都”發展戰略實施壹年來,銀都辦緊緊圍繞“培植骨幹企業,壯大企業規模,穩步提升粗銀產量,大力發展精深加工,提升產業財稅貢獻率,加大宣傳力度,打造銀都品牌”的思路,開展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銀都”永興在業界的影響愈來愈大,引起世人矚目。金銀產業走上健康、持續、快速的發展軌道。2003年全縣***生產白銀1600噸、黃金6噸,其它有色金屬15萬噸,總產值達40億元,創稅費6000余萬元。金銀產業已成為我縣財源建設的支柱產業,工業興縣的龍頭產業,富民強縣的骨幹產業。
2003年主要做了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壹是編制了《中國銀都發展戰略2003-2007年發展規劃》,並邀請了中南大學中大思特咨詢策劃有限公司來我縣調研,並制作了戰略發展建議書。
二是成立了永興縣金銀協會,形成“政府宏觀調控,企業自主經營,協會自律服務”的新型管理格局。去年8月,永興縣金銀協會被推選為中國有色金屬協會金銀分會理事單位。
三是大力扶持龍頭企業的發展。建設了白銀精品廠,組建了湖南省鑫達銀業有限公司。同時積極為湖南省永興鉛業有限公司、西河鉛業等骨幹龍頭企業解決各種問題,做好服務,營造優良的發展環境。
四是深入調研白銀產業稅賦問題,為縣委、縣政府決策當好參謀,防止白銀稅收流向外省市,使白銀產業成為我縣財政新地增長點。
五是組團參加第二屆中國白銀年會。縣人民政府在本屆年會上舉行了永興專場報告會,在中外與會嘉賓中引起熱烈的反響;積極支持“銀都十月”活動,通過協會籌資向“銀都十月”資助15萬元,並出資20萬元作為第二屆白銀年會協辦費。
六是加大對外宣傳交流工作。通過《湖南日報》公開征集了“中國銀都”微標。
與宣傳部合作出刊《銀都風》雜誌,打造文化“銀都”;通過湖南衛視、湖南日報等媒體發表“銀都”有關文章、報道十余篇(次);接待了中國有色各工業協會,中國黃金總公司等客商60余批次;組織金銀企業參加了中國有色金屬協會金銀促進會成立大會,中國上海黃金峰會等業界高層會議。
通過以上工作,努力把“中國銀都”打造成永興的標誌、永興的形象,大大加快了我縣走向全國、融入世界經濟的步伐。
落戶永興的全國首家稀貴金屬交易所——湖南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擬定於6月28日投入運營。6月12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向力力在永興現場辦公時要求,要解放思想,先行先試,確保創造國內壹流的交易模式,營造國內壹流的經營環境,打造國內壹流的交易平臺。?
湖南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位於永興縣龍山湖畔對江路,總投資2.6億元,總用地約189畝,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交易大樓、檢測中心、稀貴金屬倉庫等設施建設。
項目分兩期建設,壹期工程為交易平臺建設,二期工程為道路建設以及兩廂土地開發。壹期工程自去年9月動工以來,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4000萬元,現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等開業前的準備工作。
據了解,湖南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建成後,將利用電子商務信息技術,打造專業化獨立的第三方電子交易結算商務平臺,采用大宗商品電子交易方式,組織境內外有色金屬經營企業和機構在交易平臺上進行有色金屬交易,預計年交易量超過2000億元。
該交易所的建設,將通過市場手段幫助“中國銀都”獲得在國際稀貴金屬市場上的定價權,使永興成為國際稀貴金屬交易的定價中心、貿易中心和信息中心。
百度百科-中國銀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