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虎城將軍有過三次婚姻,育有十個子女,如今只有楊拯英、楊拯美、楊拯漢健在。除了早夭的以及與父母***同犧牲在監獄中外,楊家第二代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過,有的還為國家建設獻出了生命。
楊拯英是楊虎城和第三位夫人謝葆真的二女兒。老人今年73歲,幾年前從陜西省政協文史館的工作崗位上退休,如今和老伴生活在西安市信義巷的壹處居民樓裏。
雖然年過七十,楊拯英依然思維敏捷。她說,姐姐楊拯美從甘肅省政協退休,現在大部分時間居住在西安;妹妹楊拯漢從新疆退休,現在住在北京。
楊拯英說,西安事變發生時,姐妹們年紀尚小,最大的姐姐拯美也僅僅4歲多。為了防止事變出現意外,媽媽謝葆真把她們安排在西安郊區的遠房親戚家,由外婆看護。
在楊拯英老人的記憶裏,父母的形象都已模糊了。上世紀80年代初陜西省政協要籌備楊虎城紀念館,她被調到省政協文史館,才有機會完整地了解父母的生平。
楊拯英後來在壹本名為《民國人物2》的刊物上寫了母親的小傳。後來姐姐楊拯美在這個基礎上搞了些調查,和她***同完成了《回憶母親謝葆真》壹書。
1922 年出生的楊拯民是楊虎城長子,也是楊將軍被害後唯壹在世的兒子。楊拯民深受父親影響,很早就參加革命。從1942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楊拯民先後擔任過陜甘寧邊區米脂縣統戰部長、縣委書記等職。1950年,楊拯民主動要求到條件艱苦的甘肅玉門工作,楊拯民成為新中國石油工業的第壹代功臣。他歷任玉門石油管理局局長、陜西省副省長、天津市副市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委員會常委、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主任。1998年逝世於北京,並與同年被安葬在位於西安市長安區的楊虎城烈士陵園,與父母陵墓相伴。
楊拯坤又名周盼,是楊虎城將軍的長女。楊拯坤與哥哥楊拯民為壹母所生,母親是羅培蘭。新中國成立初期,楊女士在中央宣傳部工作,後調入北京市工作。20世紀70年代以後,楊拯坤進入旅遊部門工作,擔任過中國國際旅行社北京分社副總經理、北京旅遊局副局長等職,1994年病逝。
楊虎城最小的女兒楊拯陸1955年從西北大學地質系畢業後去了新疆石油管理局工作,並很快被任命為勘探隊長,率隊進駐克拉美麗地區。1958年9月底,楊拯陸和隊友遭遇了暴風雪不幸犧牲,年僅22歲。
楊虎城的長孫楊協已經退休。今年4月楊虎城暨十七路軍研究會在西安成立,楊協也獲邀成為會員。
楊虎城次孫楊瀚壹直在北京工作生活,1996年移居加拿大。時值西安事變70周年前夕,楊瀚編撰的《楊虎城大傳》出版發行。因為出國,楊瀚成了楊家後人裏為數不多的與張學良見過面的人,1999年和2000年兩次到夏威夷看望張學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