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插羰反應,方便快捷(除了要用CO,不過大公司壹般都有專門的插羰實驗室),催化劑用Pd(dppf)Cl2,如果用醇作為溶劑,得到的是對應的苯甲酸酯,再在氫氧化鈉或者氫氧化鋰溶液中水解得到苯甲酸。如果用DMF作為溶劑,後處理加稀酸水溶液淬滅,可以直接得到苯甲酸,但是根據我做過20+次此類插羰反應的經驗,這樣的收率大概比用醇作為溶劑插羰下降壹半左右。如果用CO不方便,還有很多方便快捷的辦法。(1)和亞鐵氰化鉀在鈀催化條件下發生偶聯反應生成苯甲腈,隨後在氯化氫-甲醇溶液中加熱,生成苯甲酸甲酯,然後再堿性水解得到苯甲酸。苯甲腈也可以在濃鹽酸中直接水解得到苯甲酸,但是後處理不方便(要加入很多堿調成中性,還不能調過頭),而且收率也低。(2)在鈀催化劑催化下,和五羰基鐵或者六羰基鉬反應,用羰基金屬化合物取代CO,可以避免使用劇毒的CO。缺點是收率有點低。(3)在鈀催化劑催化下和甲酸五氯苯酚酯反應,生成苯甲酸五氯苯酚酯,然後在弱堿性中水解即可得到苯甲酸。這個方法我沒在溴苯這種這麽簡單的東西上試過,但是各種復雜的苯基溴代物我都用過,非常好用,用來取代插羰反應進行高通量庫合成極其方便。(4)用丁基鋰將溴苯轉化為苯基鋰,或者用異丙基氯化鎂將溴苯轉化成苯基氯化鎂,然後和CO2反應。這樣做壹般符合原理,不過要用CO2氣體,不能用幹冰,因為幹冰含水量高,基本上收率非常低。如果用碳酸二乙酯取代CO2,先生成苯甲酸乙酯再水解,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