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什麽是“料器”?
料器又稱"玻璃器",中國的料器生產約始於元末明初(14世紀中葉)。料器制作工藝是中國明清時代(公元1368~1911年)普遍使用的工藝品制作工藝之壹。
料器以壹種溶點較低的玻璃為原料制作,最早由西域地區(今中國新疆及中亞地區)傳入中國。到明代萬歷年間(公元1572~1620年),中國北部山東省博山地區的料器制作已經十分興盛,並流傳到北京。清代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北京出現了首家大規模的"琉璃廠",專門生產皇宮禦用的料器,受到皇室成員的欣賞。
明清時期的料器生產,以北京和山東博山兩地最為著名。山東博山料器享有"博山美術琉璃"之稱。博山料器以仿制玉石、瑪瑙、珊瑚等名震四方。特別是實用性與裝飾性相結合的料器雕刻,制作極為精美。其品種包括日用品、裝飾品和首飾等近千種。北京料器精工細制,五光十色,令人嘆為觀止。其中的仿玉制品,幾可亂真,其工藝水平達到精美絕倫的程度。品種包括各種傳統首飾、日用裝飾品和鳥獸、花果、人物雕刻等1500余種,在國內外享有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