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三國誌翻譯及原文

三國誌翻譯及原文

三國誌

原文:

孫禮字德達,涿郡容城人也。太祖平幽州,召為司空軍謀掾。初喪亂時,禮與母相失,同郡馬臺求得禮母,禮推家財盡以與臺。臺後坐法當死,禮私導令逾獄自首。徑詣主簿溫恢,恢嘉之,具白太祖,各減死壹等。後除河間郡丞,稍遷滎陽都尉。魯山中賊數百人,保固險阻,為民作害;乃徙禮為魯相。

禮至官,出俸谷,發吏民,募首級,招納降附,使還為間,應時平泰。從大司馬曹休征吳於夾石,禮諫以為不可深入,不從而敗。遷陽平太守,入為尚書。明帝方修宮室,而節氣不和,天下少谷。禮固爭罷役,詔曰:“敬納讜言①,促遣民作。”時李惠監作,復奏留壹月,有所成訖。禮徑至作所,不復重奏,稱詔罷民,帝奇其意而不責也。

帝獵於大石山,虎趨乘輿,禮便投鞭下馬,欲奮劍斫虎。明帝臨崩之時,以曹爽為大將軍,宜得良佐,於床下受遺詔,拜禮大將軍長史,加散騎常侍。禮亮直不撓,爽弗便也,以為揚州刺史。吳大將全琮帥數萬眾來侵寇時州兵休使在者無幾禮躬勒衛兵禦之戰於芍陂自旦及暮將士死傷過半禮犯蹈白刃,馬被數創,手秉枹鼓,奮不顧身,賊眾乃退。詔書慰勞,賜絹七百匹。

禮為死事者設祀哭臨,哀號發心,皆以絹付亡者家,無以入身。時匈奴王劉靖部眾強盛,而鮮卑數寇邊,乃以禮為並州刺史,加振武將軍,使持節,護匈奴中郎將。往見太傅司馬宣王,有忿色而無言。宣王曰:“卿得並州,少邪?今當遠別,何不歡也!”禮曰:“禮雖不德,豈以官位往事為意邪?本謂明公齊蹤伊、呂,匡輔魏室,上報明帝之托,下建萬世之勛。

今社稷將危,天下兇兇,此禮之所以不悅也。”因涕泣橫流。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爽誅後,入為司隸校尉,凡臨七郡五州,皆有威信。遷司空,封大利亭侯,邑壹百戶。嘉平二年薨,謚曰景侯。

(節選自《三國誌?孫禮傳》)

譯文:

孫禮,字德達,涿郡容城縣人。太祖曹操平定幽州後,征召孫禮為司空軍謀掾。當初喪亂時,孫禮與母親走失,同郡人馬臺找到了孫禮的母親,孫禮便把家財全部給了馬臺。馬臺後來犯法應處死刑,孫禮私下引導馬臺讓他越獄去陳說罪行。孫禮直接來到主簿溫恢處投案陳說罪行,溫恢贊許他們的行為,將這些情況全部如實向太祖匯報,各給他們降罪壹等免除死刑。

後來孫禮被提拔為河間郡丞,不久又升為滎陽都尉。魯地的山中有幾百賊寇,憑借險固地勢,擾民作害;於是調任孫禮為魯相。孫禮到任後,拿出自己的錢財和谷物,發動官吏和百姓,懸賞賊寇的腦袋,招納歸降的人,再讓他們回去刺探情況,魯地不久就恢復了太平。跟從大司馬曹休在夾石征討東吳軍隊,孫禮勸諫曹休不要深入作戰,曹休不聽而遭致兵敗。

任為陽平郡太守,又入朝任尚書。魏明帝剛開始修建宮殿時,節氣不調和,全國糧食歉收。孫禮力爭免除百姓的勞役,明帝下詔書說:“采納妳正直的言論,趕緊讓老百姓去從事農業生產。”此時李惠是修建宮殿的監工,他又上奏表要求將修建宮殿的百姓再留壹月,等宮殿完成再說。

孫禮直接來到修建工地,不再上奏表請示,口稱明帝已下詔書免去百姓的勞役,讓他們回去。明帝認為孫禮的想法很不尋常,沒有責罰他。明帝在大石山狩獵,有壹只虎跑到他的車駕旁,孫禮便扔掉鞭子下馬,要揮劍斬殺老虎。明帝臨死之時,任命曹爽為大將軍,認為還應該有良將來輔佐,又讓曹爽在病床邊接受遺詔,任命孫禮為大將軍長史,加授散騎常侍。

孫禮為人正直忠貞,不屈己從人,曹爽認為他來輔佐自己多有不利,就讓孫禮改任揚州刺史。東吳大將全琮率領幾萬軍隊侵犯騷擾,此時州裏的兵士有的在休假,有的已派遣出去,留下來沒多少人,孫禮親自率領衛兵抵禦,在芍陂與全琮交戰,從早晨打到晚上,將士死傷過半。孫禮在兵刃中沖鋒陷陣,戰馬多次被刺傷,他依然手執戰鼓,奮不顧身,直至敵人退兵。

皇帝下詔書慰勞,賞賜絹七百匹。孫禮為死於這場戰事的將士舉行祭祀並集眾哀悼,發自內心地悲傷痛哭,又把絹全部分給戰死將士的家人,沒有給自己留下壹點東西。當時匈奴王劉靖軍隊兵強馬壯,勢力強大,而鮮卑族又屢屢侵擾邊境,於是任命孫禮為並州刺史,加授振武將軍,讓他持節行使護匈奴中郎將的職權。孫禮去見太傅司馬懿,臉露怨怒,壹言不發。

司馬懿說:“您擁有並州了,還嫌權力小麽?如今將要遠別,為什麽不高興啊!”孫禮說:“我雖無甚德行,難道還會把官位和往事放在心上嗎?本來我認為您能向伊尹、姜太公的行為看齊,輔助魏室,向上回報明帝的重托,在下建立萬代不滅的功勛。如今國家將要處於危難之中,天下動蕩不安,這是我所以不高興的原因啊!”說完痛哭流涕。司馬懿勸他:“暫且忍耐,忍住那些不可忍的事情。”曹爽被殺後,孫禮入朝任司隸校尉,總***去過七洲五郡,都頗得威信。升任司空,封大利亭侯,食邑壹百戶。嘉平二年去世,追謚為景侯。

司馬懿勸他:“暫且忍耐,忍住那些不可忍的事情。”曹爽被殺後,孫禮入朝任司隸校尉,總***去過七州五郡,都頗得威信。升任司空,封大利亭侯,食邑壹百戶。嘉平二年去世,追謚為景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