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這句話出自胡適在臺北市臺灣大學作演講時提出的觀點。
五十年代初,胡適先生自美返臺,在臺灣大學講演治學方法,論及“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當時的臺大校長錢思亮先生即在私下對胡適先生說:“學理、工、農、醫的人應該註重在上壹句話‘大膽的假設’,因為他們都已比較的養成了壹種小心求證的態度和習慣了。
至於學文史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人,應該特別註重下壹句話‘小心的求證’,因為他們沒有養成求證的習慣。”胡適先生說,“這個意思,我大體贊成。”
“大膽的假設,小心地求證”的來源
胡適的實驗主義思想,受到了其導師胡適約翰·杜威的實用主義思想影響。具體而言,胡適認為實驗主義方法, 就是把杜威的“ 五步說”濃縮成“ 兩步說”。第壹步歷史的方法, 即任何學說, 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自有它所發生的原因,也有它所產生的效果 ;第二步實驗的方法,即壹切學說, 都只是壹種假設 , 都必須通過實驗來檢驗。?
胡適還進壹步把它提煉成“大膽的假設,小心地求證”十字箴言。這句話註重的後半句,不管是研究科學,研究國學,研究治國之道,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和更多的謹慎。實事求是,不是避開事實問題而去談理想主義,不是拋棄現實問題而去重建社會。需要有壹種實踐的精神在事實中發現問題,並改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