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擡頭剪頭發的寓意是: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
所以整個正月裏,理發店門可羅雀,生意很少。而壹到二月二這天,來理發的人就絡繹不絕。對這壹天來理發的人來說,重要的不是理發本身,而是討個吉利:大家都來剃龍頭。舊時民間還有“有錢無錢,剃頭過年”的說法。還有的地方,女孩也在此日穿耳洞。
擴展資料:
龍是中國等東亞區域古代神話傳說生活於大海中的神異生物,司掌行雲布雨,是和風化雨的主宰,常用來象征祥瑞。其由來於自然天象崇拜,與上古時代天文學對星辰運行的認識以及農耕文化有關。
古人觀測天象的目的在於確定時間,從而為農業生產提供服務。龍擡頭是中國古代農耕文化對於時令的反映,“龍擡頭”雖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但廣泛流傳成為全國性節日並出現在文獻上記載是在元代之後。
古時我國北方壹些地區二月二有圍糧囤、引田龍、敲房梁、理發、煎燜子、吃豬頭肉、吃面條、吃水餃、吃糖豆、吃煎餅、忌動針線的習俗。
為了納吉,二月初二這天我國北方人的吃食物均取與“龍”相關的名字,面條不叫“面條”,稱作“龍須面”;水餃稱作“龍耳”、“龍角”;米飯稱作“龍子”;煎餅烙成龍鱗狀,稱作“龍鱗餅”;面條、餛飩壹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豬頭稱作“食龍頭”;吃蔥餅叫做“撕龍皮”。壹切均取與龍有關的象征與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