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T125怎樣改180中缸,把原來的缸套壓出來,改用踏板車的缸套壓進去,膛缸54mm活塞用臥式125的;機箱也要擴大。
原始摩托車,現存於德國慕尼黑科學技術博物館的真實造型,是德國人戴姆勒於1885年8月29日獲得專利發明優先權的世界上第壹輛摩托車。
限於100多年前,當時的汽油發動機尚處於低級幼稚的狀況,當時的車輛制造尚為馬車技術階段,原始摩托車與現代摩托車在外形、結構和性能上有很大差別。原始糜托車的車架是木質的。從木紋上看,是木匠加工而成的。車輪也是木制的。車輪外層包有壹層鐵皮。車架中下方是數個方形木框,其上放置發動機,木框兩側各有壹個小支承輪,其作用是靜止時防止傾倒。因此。這輛車實際上是四輪著地。單缸風扇冷卻的發動機,輸出動力通過皮帶和齒輪兩級減速傳動,驅動後輪前進。車座做成馬鞍形,外面包壹層皮革。其發動機汽缸工作容積為264mL,最大功率0.37kW(700r/min),僅為現代簡易摩托車的1/5。時速12km,比步行快不了多少。由於當時沒有彈簧等緩沖裝置,此車被稱為“震骨車”。可以想象,在19世紀的石條街道上行駛,簡直比行刑還難受。盡管原始摩托車是那麽簡陋,但是從此摩托車才能不斷變革,不斷改進,才有了100多年的數億輛現代摩托車的子孫。
與德國摩托車相映生輝的是美國摩托車,其中以哈利·戴維森公司著稱於世。1903年美國哈利公司生產的第1號市場銷售的車型(美國最早的商品化摩托車)。該車發動機汽缸工作容積409mL,功率2.94kW,采用自行車車架。摩托車是時代的產物,是體現當時科學技水平的典範,即不同階段的摩托車上集合著不同時代科技發展的烙印。原始摩托車之所以不能實用,是因為當時的科學技術不能滿足它正常行駛所需的最基本的零部件,而只能擺在實驗室裏。軍用摩托車
19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初,早期的摩托車由於采取了當時的新發明和新技術,諸如充氣橡膠輪胎、滾珠軸承、離合器和變速器、前懸掛避震系統、彈簧車座等,才使得摩托車開始有了實用價值,在工廠批量生產,成為商品,這就是第二代摩托車,即稱為商品代的摩托車。如1912年,美國哈利公司生產的X?-8A型單缸摩托車。當時還沒有解決變速器及傳動系統,而是用皮帶傳動附在後輪上的大皮帶輪,制動是通過手柄拉動後閘皮來制動的。當時也沒有解決後避震問題,前避震器有附在前叉上的環套式簡易避震裝置。
20世紀30年代之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摩托車生產又采用了後懸掛避凝震系統、機械式點火系統、鼓式機械制動裝置、鏈條傳動等。使摩托車又攀上了新臺階,摩托車逐步走向成熟,廣泛應用於交通、競賽以及軍事方面。這是摩托車的第三階段--成熟階段。1936年,美國哈利公司已能制造出水平較高的摩托車。該車采用1000mL,OHV,27.93kW的V型雙缸發動機,最高時速達150km/h。
摩托車的發展像壹層層臺階,越向上發展越高級。1885年的原始摩托車擺在第壹層的地面上。第二層是世界首批生產的摩托車,這是1894年德國的雙缸四沖程發動機的摩托自行車,***生產了1000輛。第三層是20世紀30年流行的競賽摩托車,此的的摩托車已經具備實用的功能了。第四層是20世紀70年代之後的現代豪華摩托車。該圖不僅表明了摩托車發展的四個階段,還配置四個階段的車輛駕駛者的不同的裝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