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這首五言古詩當作於鹿門隱居處。題中“辛大”即辛諤,行大,詩人同鄉友人,當時在西山隱居。據《張七及辛大見尋南亭醉作》,知辛大等常於夏日來南亭納涼飲酒。這首詩寫的是夏夜水亭納涼和對友人的懷念。是壹首淡而有致,自然渾成的名篇。
詩的開頭六句敘夏晚南亭幽美閑靜的風景及納涼的閑適自得。“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開篇即以恬淡清新的筆觸,描繪了夏日月夜幽美寂靜的山林景色,渲染了自然、恬淡的環境氣氛。這兩句用字極費斟酌。“忽”、“漸”二字有感 *** 彩,不但寫出了詩人對山光西落、池月東上的實際感覺,也寫出了詩人對暑退涼生心理上的 *** 。“散發”二句,寫自己的閑適自得。散發不但為了乘涼,也表示對不羈的自由生活的追求與向往。詩人於沐浴之後,打開窗戶,臨窗而臥,散發乘涼,頗有陶潛“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的味道。“荷風”二句,從嗅覺、聽覺兩方面寫出靜夜自得的樂趣。上句用梁元帝蕭繹“荷香風送遠”句意而稍作改動,顯出無限清幽。下句寫竹葉滴露,其響可聞,這是以動襯靜的手法,反映夏日深夜寧靜的美。詩人另外還有“竹露閑夜滴”、“疏雨滴梧桐”等句,都由“滴”字生發出清絕深遠的境界。這兩句展現月夜中風荷、露竹撩人情思的物象,形象地創造了夏日月夜特有的優美迷人的境界。沈德潛謂為“佳景亦佳句”。
值此良辰美景,詩人已進入壹種悠然自得的心境之中,抒發自己的情思,自然想到了彈琴。古人認為“眾器之中,琴德最優”,古雅平和的琴聲“可以感蕩心誌,而發泄幽情矣”(嵇康語)。卻不料由“欲彈”而想到了“知音”。於是後四句便自然地轉入了對友人辛大的懷念。彈琴需要知音,知音不在,詩人因此感到良宵也為之失色。收結二句點明題旨,把月夜孤獨的感受凝聚在對友人的懷念上,表達了對友人的真摯之情。“夢想”,暗用司馬相如“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長門賦》)的典故。這是說,帶著懷念友人辛大的惆悵之情而入睡,在睡夢中,仿佛友人辛大就在自己的身旁。“勞”字,見其思念之深切。詩以夢境作結,涵意雋永,耐人尋味。
本篇以月夜懷人為素材,經過藝術概括,妙手天成地創造出壹種清景真情、幽雅恬靜的意境,以及融於其中的“風神散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從而形成了此詩清淡閑靜的獨特風格。
謝脁之詩句,精者有“露濕寒塘草,目映清淮流。”(按:此何遜詩,《苕溪漁隱叢語·後集》已辨之。)先生則有“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此與古人爭勝於毫厘也。( 〔唐〕皮日休《皮子文藪》卷七《郢州孟亭記》)
“荷風”、“竹露”,佳景亦佳句也。(沈德潛《唐詩別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