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村由原來的太子廟村、白沙村、龍須山村三村合並而來,位於臨安市的西北角,是太湖水系的源頭,距離杭州七十公裏。全村總面積32平方公裏,森林覆蓋率在96%以上。白沙村是壹個典型的山區村,全村十裏長谷蜿蜒,兩側峰巒起伏,溪流急湍,水清石現,有著“飛流直下三千尺”、“白雲深處有人家”的絕妙意境。白沙村目前***378戶農戶,總人口1157人,其中從事三產旅遊服務業的人員占到了全村總勞動力的2/3以上。自從1998年太湖源風景區成功開發以來,積極引導村民走“發展休閑旅遊、體驗休閑農事”的致富增收之路,全力打造鄉村休閑度假勝地。通過多年的努力,白沙村的特色農家樂休閑旅遊已名揚長三角,成為 集自然保護、生態觀光、“農家樂”休閑旅遊、體驗傳統生態農事活動為壹體的“全國生態文化村”、 “浙江省特色旅遊村”、“浙江省農家樂特色示範村”、“杭州最美麗的村莊”。2010年全村的人均純收入達到了18000多元,而這其中有65%來源於旅遊三產的收入。
1998年,白沙村利用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和優美的自然環境,成功開發了太湖源風景區,吸引了眾多的遊客,著力推動了村旅遊三產的發展,帶動了全村2/3的勞動力,成為白沙農民增收的最大亮點。2010年白沙村已有農家樂經營戶142家,床位4000多張。農家樂經營戶嚴格遵照國家法律法規,開展文明經營。為了進壹步規範農家樂的發展,白沙村還專門成立了太湖源頭農家樂協會,主要是為會員提供服務技能培訓、技術咨詢、制訂服務標準、規範質量、監督會員依法誠信經營,為遊客提供旅遊度假、信息咨詢、農特產品推介以及接受遊客監督投訴等服務。
由於壹直堅持熱情樸素的服務理念,白沙村的農家樂在全國尤其是在長三角地區擁有了較高的知名度,吸引了眾多的遊客。2010年白沙村農家樂***接待遊客26萬余人次,完成經營性收入2300多萬元。
在大力發展農家樂的同時,白沙村兩委適時抓住各類創建活動的契機,不斷完各項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文化廣場、小公園、文化娛樂室、圖書館、醫務室、山貨市場等壹應俱全,同時白沙村的村容村貌也得到了全面的改造。白沙村內所有的道路、河道和村民的生活垃圾都有專門的保潔隊伍進行收集管理,家家都有垃圾箱,組組都有保潔員,做到了山更青、水更綠、環境更美。2007年至今,白沙村還***計投入了600多萬元啟動了汙水統壹納管處理工程,使全村70%以上的生活汙水得到了有效處理。通過壹系列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使白沙村既保留了原始山村的味道,又散發著現代化休閑度假旅遊村的氣息。
壹直以來,白沙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還不斷加強對生態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註重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和傳統農事技藝的繼承和發揚,並使它們成為白沙村休閑生態旅遊的壹大看點。除此之外,村裏還每年都舉辦群眾喜聞樂見的如籃球賽、排舞等文體活動,不斷滿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結合村發展休閑度假產業的實際,舉辦了壹系列的活動,如“嬉水納涼節”、“野猴節”、“菊花節”、露天電影等特色活動和源頭環境保護等寓教於樂的活動,使“綠色、生態、休閑”的理念深入到每個村民和遊客的心裏,從而取得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三豐收。
走進白沙村,處處都可以體會“村在景中、景在村中,壹步壹景、景隨步移”的絕妙意境,在這裏,人和自然協調發展,村民們守山看樹,遊客們賞景度假。可以說,十多年的苦心建設,已經使白沙村呈現出了森林資源永續利用、生態環境平衡協調、農村經濟持續發展、休閑度假產業欣欣向榮、村民生活怡然自得、村風民情熱情淳樸的和諧發展氛圍。發展休閑度假旅遊不僅有效地保護了森林資源,也使白沙村的經濟發展走在良性循環的發展道路上。今後的白沙村將以更青的山、更綠的水、更清新的空氣、更完善的服務迎接各地的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