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達裏諾爾湖自然生態旅遊區有哪些交通方式

達裏諾爾湖自然生態旅遊區有哪些交通方式

達裏諾爾湖自然生態旅遊區交通指南:赤峰長途汽車站就位於火車站前的廣場上,111國道穿境而過。赤峰至北京、天津、秦皇島、石家莊、沈陽、唐山、錦州、朝陽均有車直達

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的西部,距克什克騰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經棚鎮約90公裏,保護區地跨達來諾日、達爾罕烏拉和阿其烏拉三個蘇木,保護區的西北部與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自然保護區相鄰,南部為小騰格裏沙地的東段,西以錫林郭勒盟和赤峰市的邊界為界,東距白音敖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約80公裏,保護區地理座標為東經1162211700,北緯43114327,總面積119413.55公頃。

達裏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北方重要的候鳥遷徙通道,也是候鳥重要的集散地之壹。因此,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是壹個以保護珍稀鳥類及其賴以生存的湖泊、濕地、沙地、草原及林地等多樣的生態系統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孕育了內蒙古高原上著名的內陸湖泊生態系統,遍布保護區全境的湖泊、河流、沼澤及濕草甸等構成了占保護區總面積35.8%的重要的濕地生態系統,它對該地區生態系統的平衡穩定起到了主導作用。保護區西北部的玄武巖臺地及湖積平原上是寬闊坦蕩的大草原,這裏發育著內蒙古高原最具代表意義的栗鈣土禾草草原。在保護區南部的小騰格裏沙地上是別具特色的榆樹疏林草原景觀區,它是草原地帶較特殊的壹種類型。在保護區東南部的波狀沙丘中,沙坨地植被與濕地植被鑲嵌分布,這裏疏林、灌叢、草甸、植被及沼澤植被環狀分布,從而構成了具有代表意義的沙地草原景觀類型。

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現已查明有鳥類16目36科160種。在保護區內分布的國家重點動物中,被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中的鳥類物種多樣性保護優先序列屬A級1的有:黑顴、丹頂鶴、白枕鶴、大鴇、玉帶海雕、黃嘴白鷺等6種;屬A級2的有:灰鶴、蓑羽鶴、大天鵝等3種;屬中國特有種B級的有:赤頸、小天鵝、鳶、雀鷹、普通狂、白尾鷂、灰背隼、紅角隼、黃爪隼、長耳號鳥等11種。

保護區的涉禽、遊禽的種類和數量在珍稀鳥類中占絕對優勢,每當春秋兩季,都會有幾千只大天鵝和幾百只白枕鶴、灰鶴、蓑羽鶴等在此棲息,另外還有幾十只大鴇在該地區棲息繁衍。

該保護區有著多樣的生態系統及豐富的珍稀物種資源。從景觀生態系統看,保護區由北到南形成了玄武巖臺地湖積平原湖盆低地風成沙地依次排列的景觀生態格局,與之相應的是臺地平原及湖積平原植被低濕地植被沙地疏林草原植被的有序分布。另外,加上以達裏諾爾為中心的湖群景觀、以達爾罕山和砧子山等組成的山地景觀,為豐富的物種資源提供了多樣的生態環境。保護區現已查明有鳥類160種,嚙齒類15種,魚類21種,浮遊植物72種,浮遊動物36種,底棲動物20余種,高等植物約434種。此外保護區境內還有幾種小型獸類。

保護區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多樣的物種資源吸引著當今中外的眾多專家學者以及熱愛大自然的遊客前來考察、參觀和旅遊,並給每壹位來訪者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保護區既是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又是發展生態旅遊的最佳場所。這裏到處是景,到處是畫面,來到這裏,人們可以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無窮魅力。

保護區的西部、北部的玄武臺地和湖積平原上是壹望無際的草原景觀,這裏綠草茵茵,百花盛開,牛羊在草地上漫步,藍天與綠草間古樸的蒙古包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那首蒙古人歌中唱到的蒙古包的縷縷炊煙,輕輕地飄向藍天,使人真正感到藍天離我們那樣的近。

保護區南部的達爾罕山,綠樹成蔭,怪石林立,當妳站在山頂可以壹覽保護區的全貌。南部是連綿起伏的小騰格裏沙地,那裏榆樹疏林、丘間低地、大小不等的水泡鑲嵌分布,構成了壹幅美麗的沙地草原景觀。在達爾罕的西麓,是波光瑩瑩的達裏湖,看上去真是海天壹色,遠處的砧子山好象浮在水面,山下湖邊的柳灌叢和沙灘,是遊泳、垂釣的最佳場所。

應昌路遺址,也稱魯王城,位於保護區的西部,西靠蘇布爾,南依耗來河,依山傍水,環境幽雅,這裏已被列入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城是元末惠宗妥歡鐵睦爾從大都逃出避難的地方,凡二年病故與此。宣光帝受,識裏達拉在應昌繼位,史書稱兆元。明初建應昌衛,成祖朱北征時,曾四次駐應昌,改名為清平鎮,後城毀於火廢去。

自應昌路向西為鯉魚泡子,這裏群山環抱,環境幽雅,湖底遍布泉眼。湖南岸的沙地是茂密的榆樹林,湖北岸是石質低山,傳說康熙皇帝曾在此釣魚。

連接鯉魚泡和達裏湖的耗來河,是壹常年向達裏湖註水的壹條小河,該河可稱為世界上最細的河,最細處只有12cm左右。

保護區東南部的南更諾爾,其湖灘低地常有淺水覆蓋,生長著大面積的柳灌叢和蘆葦,是保護區內鳥類築巢繁殖的重要場所,各種鳥類都在占據著各自的領地。這裏是春秋兩季開展觀鳥旅遊的最佳場所。

保護區地處內蒙古高平原,該區地貌主要由玄武巖臺地、風沙地貌、湖泊地貌和河流地貌四種類型所構成。

保護區內的湖泊從成因類型來看,主要為構造堰塞湖,是以達裏湖為中心的東西向湖群,位於西拉木倫河深大斷裂帶上,是因構造下陷形成構造湖的基礎上,又受到玄武巖流堰塞而形成的湖泊。現在保護區境內古湖盆的濱岸,有很好的湖濱地形,如湖岸階地、湖蝕崖、湖蝕柱、湖蝕平臺、陸連島以及多道湖岸沙堤存在。在保護區南部的達爾罕山上還保存有兩級湖蝕崖,壹級雙現湖水面高出30米,另壹級高出60米。今日的達裏湖水最深處為13米,可見古湖泊的水深大約為6070米。

保護區境內有貢格爾河、亮子河、沙裏河、耗來河等四條河流,這些河流均屬於內蒙古高原上的內流河,其特征為:水量小、泥沙也少,河床比降平緩,侵蝕基準面也高,河流為蜿蜒性河床,曲流極為發育,最終都註入湖中,河流兩岸多發育形成濕草甸。

保護區南部的小騰格裏沙地,這裏氣候比較幹燥,年降水量低、蒸發量高,風大,主要風向為西、西北或西南。由於水分、植被及沙地固結程度的不同,在衛星影像上沙帶大多呈東西向展布。沙丘類型以復合縱向沙壟和沙山為主,並廣泛分布有新月形沙丘鏈、拋物線形沙丘。

保護區屬中溫型大陸性氣候,具有高原寒暑劇變特點,晝夜溫差大,氣候幹燥,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風沙大,熱能及風能資源豐富。年平均氣溫為1~2℃,元月份最冷,平均氣溫為-23℃~24℃,極端最低氣溫達到-45℃,年最低氣溫在-20℃以下的日數超出100天;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為16~18℃,10℃積溫1300~1700℃。地溫變化與氣溫變化均呈單峰型,最大凍土厚度為191厘米。春季氣溫回升快,風速大,降水少,氣候幹燥,是全年大風最多的季節,其瞬間風速最高達11級。夏季氣候溫涼,降水集中,雨熱同季,降水分布不均,暴雨伏旱時有發生。

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及周圍地區在大地構造上屬大興安嶺新華夏隆起帶,新構造運動強烈。第三紀末期至第四紀初的東西斷裂,以及多次的火山噴發等,奠定了本地貌發育的格局,也為水資源的分布打下了基礎,加之氣候、土壤和植被的地帶性差異等多種自然地理因素,都對保護區水資源的生成、分布、儲存及運移產生了積極影響。在多種自然條件中,降水是本地區水資源的主要補給來源,降水量多少及地區差異,直接影響地表水的發育程度及河流特征,也決定了地下水,特別是淺水的分布狀況和富水程度。

保護區特殊的地貌類型和地理條件,形成了其多樣的生態系統。從景觀水平上看,保護區主要由三個大的景觀區域構成:其西北部為波壯起伏、寬闊坦蕩的臺地草原和湖積平原草原景觀,南部為連綿起伏的沙地景觀,中央和東部為以達裏諾爾湖為主獨特的高原內陸湖群景觀以及由河流和濕地發育形成的濕地景觀。在這些不同的區域中分布有林地、草原、濕地及農田生態系統。

保護區的林地生態系統分布較集中,除在漁場場部和幾個較大的村屯周圍有小面積的人工林外其余均分布於保護區南部的小騰格裏沙地及達爾罕山上。由於小騰格裏沙地特殊的氣候及水熱條件,形成了保護區境內別具壹格的榆樹疏林生態系統。這裏植被發育良好,隱蔽度較高,垂直結構明顯分為三層,喬木層主要為榆樹,灌木層主要為小葉錦雞兒、西伯利亞杏、東北木蓼、內蒙沙蒿、小黃柳等;草木層有冰草、糙隱子草、羊草、苔草及壹些壹年生禾草和沙生雜類等,榆樹疏林在保護區分布面積為25492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21.3%。在林地生態系統中,分布有多種鳥類,國家壹級保護鳥類白鸛、黑鸛在此繁殖。

保護區的地帶植被為草原,其廣泛分布在保護區的西部和北部,面積為54446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45.65%,主要代表群落是以羊草為建群種的羊草草原和以大針茅為建群種的大針茅草原。由於該區大部分草原存在著過牧現象,因此,壹些草原出現了退化。在大針茅草原上,形成了大針茅、小葉錦雞兒、糙隱子草草原和大針茅、狼毒、糙隱子草草原;在羊草草原,冷蒿成了優勢種,退化嚴重地段成了建群種。

該保護區的草原生態系統地域面積大,地勢平坦,棲息著眾多的野生動物。國家壹級保護鳥類大鴇棲息在這裏。

保護區獨特的地形地貌和豐富的水資源條件,形成了大面積的濕地,濕地生態系統在保護區占有絕對優勢,面積為42737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35.8%。保護區的濕地生態系統主要包括湖泊系統、河流系統和沼生系統三種類型。保護區的湖泊總面積為25644公頃,河流面積為1502公頃,沼生系統面積為15591公頃。保護區的60多種鳥類在濕地棲息繁殖,且數量很大。最大集群時可達到數萬只。

保護區境內現已初步查明***有野生維管植物67科250屬434種,占全區野生維管植物的19%。從植物的生活型成看,多年生草本占絕對優勢,***有280種,占全部維管植物的65%,其次為壹、二年生草本,***有108種,占25%,灌木占6%,半灌木占2%,喬木占2%。從植物的水分生態類型來看,中生植物最多,***有260種,占全部維管植物的53%,旱生植物151種,占全部植物的35%,濕生植物40種,占9%,水生植物13種,占3%。從植物的區系地理成分看,溫帶屬植物占明顯優勢,***有157屬,占全部植物屬的63%,熱帶屬的植物有71屬,占3%,亞洲中部、中亞、地中海等***有22屬,占0.9%,這裏還有壹屬為中國特有屬。

保護區豐富的植物資源中孕含著大量的具有經濟意義的植物,初步統計有藥用植物294種,占保護區全部維管植物68%,常見的種類有:甘草、麻黃、防風、柴胡、益母草、黃芩、香蒲、蘆根、穿龍薯蕷、黃精、壹葉秋、肋柱花、香青蘭、蘭盆花等。保護區中等質量以上牧草約有183種,其中有83種為優良牧草。保護區內還具有豐富的觀賞植物,如二色補血草、飛燕草、柳穿魚、山丹、石竹、野嬰栗等約75種。除此外,保護區內還有許多種食用植物,如野菜類有苣賣菜、反枝莧、野韭、黃花菜等,野果有山楂、山荊子、秋子梨等。

保護區內還有大量的浮遊植物,據測定達裏諾爾湖中浮遊植物年平均含量為1.6毫克/升,***有5門、72種。其中,蘭藻門有19種,綠藻門有24種,矽藻門有20種,裸藻門有7種,甲藻門有2種。

保護區現已記錄的鳥類有16目33科133種,其中,雀形目含科、種最多,***9科44種,占全部鳥類科數的27%和種數的33%;含科、種數較多的還有鸛型目、鶴型目、行鳥型目,以上三目分別有3科,***35種鳥類,占鳥類種數的26%;含有2科的目有隼型目、鴿型目,其余都是單目、單科類,***10目10科。保護區鳥類最大的科為鴨科,***有20種鳥類,占保護區全部鳥類種數的15%,構成了保護區鳥類的主體。在春秋季節,成千上萬的鳥類在此停息,尤其是雁鴨類、鷗類。保護區內大天鵝的數量也相當大,春秋季節經黨可見到幾千只大天鵝,有如雪白的羊群。保護區西北部的草原上,大鴇的數量也比較多,初步估計在該地區約有大鴇30~40只。

達裏諾爾湖由於其氣候條件和水體化學成分等環境因子的影響,湖中魚種比較單調,但魚的產量比較大,其中鯽魚和瓦氏雅羅魚的數量最大,是達裏諾爾湖的主要經濟魚種。

保護區境內有人口為4000余人,分布密度為3.4人/平方公裏。漁業和畜牧業是該區的主要經濟活動,境內牲畜總頭數約九萬頭只,牧業總產值500~600萬元人民幣。達裏諾爾的漁業生產歷史悠久,遠在元代蒙古太祖16年(公元1221年)就有捕魚的記載。1998年漁業總產值為520萬元人民幣。早在19831985年,內蒙古環境保護辦公室、內蒙古師範大學、赤峰市環境保護辦公室等單位,對這裏的鳥類資源進行了考察研究,確定了達裏諾爾在候鳥遷徙中的地位,並提出建立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的建議。1985年,內蒙古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編制的《內蒙古草地類自然保護區規劃》將達裏諾爾地區列入到擬建自然保護區規劃之中。1986年,赤峰市克什克騰旗人民政府批準建立了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的管理工作由達裏諾爾漁場負責。隨著社會進步和人們的環境意識的提高,達裏諾爾這壹塊寶地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她的科學價值、保護價值和將帶來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已越來越清楚的展示在世人面前。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與發展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註,1995年,內蒙古自治區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廳和赤峰市環境保護辦公室委托內蒙古環境監測中心站,對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做了進壹步的考察研究,在此基礎上,編制了《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規劃》。1996年,赤峰市人民政府向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提出了將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晉升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的申請,1996年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晉升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同年5月,自治區人民政府向國務院提出了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申請,1996年12月,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了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有關材料和提出的申請。1997年12月,國務院批準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建立初期,管理機構設在達裏諾爾漁場,由達裏諾爾漁場代管。

1995年晉升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後,克什克騰旗人民政府批準成立了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保護區自成立以來,開展了大量的宣傳工作,利用新聞媒體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制作了介紹保護區的錄象片、宣傳冊。組織編制了《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綜合考察報告》,完成了《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項目建議書》(19962000),開展了保護區土地確權工作,劃定了邊界,辦理了核心區土地使用證。保護區管理機構為了加強對保護區的管理,制定了保護區的管理辦法,對偷獵及破壞保護區資源環境的行為進行了嚴厲查處。為了加強對核心區的管護,恢復湖區生態環境,保護區對部分核心區進行了圍封,通過幾年的努力,湖區周邊環境已得到恢復,鳥類的種類和數量都有明顯的增加,魚產量也穩長。保護區的科研監測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達裏諾爾濕地生態環境復研究課題通過了專家鑒定。保護區加強了對旅遊資源開發活動的管理,劃定了旅遊區域,規範了旅遊行為。賞湖光水色觀鳥遊

草原的夜靜謐迷人,悠揚渾厚的馬頭琴聲會把您帶進綠色的夢鄉。伴著您從大自然中采擷的微笑,壹縷晨曦已初露東方,請您將昨天的壹切收藏在記憶中吧,我們去湖邊看日出霞光萬道,觀錦鱗魚躍,賞百鳥鳴唱百鳥樂園草原明珠--達裏諾爾湖

踏著晨風來到達裏諾爾湖畔,湖面宛如妝鏡,白天鵝、灰鶴、丹頂鶴、大雁、鴻雁等候鳥在此梳妝洗浴。東方晨曦迎日,正赤如丹,微風蕩起,霞在水中,浪在天上,天低水闊,魚躍鷗拍,飛花點點,金波光輝,蔚為壯觀。當您無意中擡頭,眼前那壹灣煙波浩渺的湖水,就是著名的草原明珠達裏諾爾,漢譯為像海壹樣的湖所以達裏諾爾又稱達裏諾爾湖。達裏諾爾湖總面積240平方公裏,水深10~13米,水質為氯化物重碳酸鈣鎂型水,鹽分以碳酸鹽為主。酸堿度在9.4~9.6之間,為封閉式蘇達型半鹹水湖,達裏諾爾湖屬高原內陸湖,湖水無外瀉,靠貢格爾河、亮子河、耗來河、沙裏河四條河流及湧泉補給。由於連年幹旱等原因,蒸發量大於補給量,糊面有所收縮。達裏諾爾湖水含鹽5,還含有壹定的堿分,水分滑膩,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二大淡水湖。獨特的水質,外來魚種難以存活,湖內只產兩種魚,即鯉魚、華子魚(瓦氏雅羅魚),年產鮮魚60萬公斤,達裏諾爾湖產的魚肉質鮮嫩細膩,營養豐富,是宴請賓朋和饋贈親友的上好禮品。

初春,融融的艷陽喚醒沈睡的生靈,冰消雪融。人們傳說每年的4月18是海龍王聚宴的日子,所以封凍半年的湖面會在壹夜之間轟然崩裂,並借助微風神奇地堆向岸邊,層層疊疊、冰清玉潔、玲瓏剔透。此時,您面前是壹灣浩浩蕩蕩的春水,身邊是寒氣襲人的冰山,身後草原深處已是綠草茵茵繁花點綴的初夏了。這種冬春夏並存壹處的奇妙景象,在北方眾多的湖泊中是不多見的,這是達裏諾爾湖巧奪天工的傑作。

在這難得壹遇的景色中,您會發現萬千飛鳥喧囂鳴囀,起若神仙駕霧,落如天女散花,翩翩仙姿悠悠不凡。

達裏諾爾湖的姊妹湖--崗更諾爾湖

和著達裏諾爾湖滾滾波濤的旋律,沿湖東走15公裏,便來到了崗更諾爾湖(漢譯為恒久不竭之湖)。崗更諾爾湖總面積17平方公裏,水深1~5米,湖面海拔1240米,湖內盛產鯉魚、鯽魚、華子魚。崗更諾爾湖東南生長著近2米多高的大片蘆葦,它涵養著水分,並有清澈見底的托力河涓涓註入。崗更諾爾湖南沿,渾善達克沙地北端有數眼泉水壹年四季潺潺註入湖內。崗更諾爾湖西側有壹泓不起眼的達根諾爾,由此湖有壹條無名的小溪汩汩流進崗更諾爾湖。崗更諾爾湖四周長滿紅柳條,如同座座低矮的水塔涵養著水分。

崗更諾爾湖美就美在湖邊廣袤無垠的綠草地,美在波光蕩漾的湖水中錦鱗競躍,波光瀲灩。如果是陽光燦爛的日子,風平浪靜,千萬條魚兒跳躍盡覽眼底,劈劈啪啪的響聲,不絕於耳,幾斤十幾斤的鯉魚竄出水面,讓您眼花繚亂,有的竟落入船艙,正是欲躍龍門未得過,落入船艙下湯鍋。夕陽下,晨光裏,或置身於霞光熠熠的湖畔,或泛舟湖上,或引線垂釣,市井凡塵的瑣事都隨著壹輪壹輪的水波自然蕩去,壹種悠然與恬靜的感覺湧上心頭。

每年的9~10月份,是賞鳥觀湖的最佳時節。遠處是滿目蔥綠,黃花點點的草地,靠近水面的岸邊生長著1米多高大片大片的蘆葦。草叢中各種幼鳥蹣跚學步,如果您悄然靠近,會看到頭頂赤冠、舉步悠緩、紳士風度十足的丹頂鶴在愜意地散步,後面還跟著嘎嘎學步的小紳士。

舉目望去,湖面上成千上萬只候鳥飛囀鳴唱,白天鵝、丹頂鶴、灰鶴盤旋湖面,飄然若仙,猶如敦煌壁畫中的飛天仙子,動姿優美。這幅大自然勾畫的禽魚湖光圖,令人陶醉神往,留連忘返。

達裏諾爾湖的姊妹湖--多倫諾爾湖

從達裏諾爾湖西行16公裏,便到了多倫諾爾湖。多倫諾爾湖總面積2.2平方公裏,湖內多湧泉,水質優良,以盛產鯉魚而聞名。相傳,原來多倫諾爾湖內並沒有鯉魚,康熙皇帝在達裏諾爾湖釣過魚後,來到多倫諾爾湖,見湖中無魚,偌大水面,白白空余,便叫人用駱駝從黃河馱來數十尾鯉魚,放養湖中。至今人們仍把多倫諾爾稱鯉魚泡子。當年用牛皮口袋馱來的數十尾鯉魚的後代不斷繁衍,成為這裏的人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