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中醫美容理論是怎麽樣的

中醫美容理論是怎麽樣的

 中醫是從中國古代就流傳下來的治病救人的醫學方法,中醫美容是中醫藥學的繼承和發展,以中醫藥學為基礎的美容方法。中醫美容及中醫美容養生都是愛美女生感興趣的話題,讓我們壹起來了解中醫美容吧。

 中醫美容是壹門中醫理論和有中國特色的人體美學理論的指導下,研究了面容疾病、預防缺陷和矯正缺陷,健身、延年駐顏、塑造人體美為主要目的專門學科。

 中醫美容學中的美容是取其廣義。中醫美容是以健康為基礎的美容,它是根據健康的標準和美學的標準對人的外形和內在的精神面貌、氣質風度等進行綜合評價的結果。

 美容壹詞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美容僅指顏面五官或頸部以上的美化和修飾。廣義美容則包括顏面、須發、軀體、四肢以及心靈等全身心的美化。

 中醫之美集中於整體,將與臟腑與經絡、氣血緊密相連,中醫、針灸、推拿、局部、氣功、飲食等手段都在尋求美的觀點,是簡單、安全、可靠、廣泛而持久的`作用。

 中醫美容在保健美容和治療損容性皮膚病方面獨具特色,從而顯示了它所蘊藏的特殊潛力。

  理論基礎

 中醫美學是中醫藥學的衍生,隨中醫藥學的發展而發展,有堅實的理論基礎。

 《黃帝內經》是中醫藥學理論的源頭,它也為中醫美容學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現代中醫各基礎學科和臨床學科的發展,為中醫美容學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中國傳統美學理論中體現中國文化審美觀。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遺產,使中國的美學理論體系的建構是非常有特色的,將為世界做出貢獻。

  整體觀念

 中醫認為人是壹個有機的整體,做到整體的陰陽平衡、臟腑安定、經絡通暢、氣血流通。因此,美容效果持久、穩定。

 中藥、食膳、針灸、推拿按摩、氣功是中醫美容的手段。

  中藥美容

 中醫美容之中藥美容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運用中藥配制的粉、膏、液、糊等外用美容制劑,根據需要內服、外敷,並加以按摩,以滋補臟腑氣血、活血通絡、軟堅散結、退疹祛斑,達到祛斑除皺、養顏駐容、延緩肌膚老化的美容功效。

  經絡美容

 中醫美容之經絡美容包括針刺美容、灸治美容和按摩美容。針刺美容,即用中醫特制芒針或其他能起到“針的作用的器械,刺激經絡上特定的穴位,以疏通經絡、調理氣血,達到美容的目的。灸治美容。

 是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理論,用點燃的特制艾條,在特定的穴位上熏烤,借溫熱刺激穴位,通過經絡腧穴,行氣活血、滋潤肌膚,達到養顏的目的。按摩美容,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

 根據美容需要,進行面部某些穴位的按摩,以疏通經絡氣血、調節肌膚氣血平衡,達到祛斑、潤膚、防皺等美容效果。

  氣功美容

 中醫美容之氣功美容,即進行某種氣功練習,通過調形(動作)、調神(意念)、調息(呼吸)的功夫,鍛煉精、氣、神,調整人體內部的功能狀態,達到治病強身、養顏駐容的目的。

  藥膳美容

 中醫美容之藥膳美容,是根據個體的美容需要,以某些相適應的藥物與食物的相配伍制成食品食用,以調理機體氣血、滋養臟腑,達到美容的目的。

 中醫美容正是綜合以上方法,融外用、內服、針灸、按摩、氣功、藥膳為壹體,既註重外用藥滋養皮膚,又註重從內部補益氣血,調節臟腑功能,從而體現了中醫整體調治的特點。

 此外還有心理、養生等方法。每壹大類又有若幹種具體方法,如藥物美容,有內服法,有外用法。

 外用法又分貼敷法、洗浴法等,而貼敷、洗浴法又可再細分為患處皮膚貼敷、臍敷、穴位敷、熏洗、擦洗、沐浴、浸浴等,這些方法都屬於自然療法,安全可靠,無副作用,避免了化學藥物和化妝品對人體的危害。

  用途

  中醫豐胸

 用中藥打開胸部經絡,通過獨特的引經疏通胸部經絡,補充人體氣血、疏氣郁、調治內分泌等,再季節和中醫學位按摩手法或學位針灸,使機體雌性荷爾蒙分泌水平增加,以促進乳房二次發育從而達到使乳房豐滿、堅挺。

  美白祛斑

 調養不善、飲食睡眠不規律、體內排毒功能下降等原因,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體內毒素堆積上行至肌膚表面,出現各種色斑。

 采用中藥名貴藥材,結合凈斑古方,疏通面部經絡,活血排毒,使面部斑點淡退,重現肌膚凈白。排去面部毒素及局部色素沈著,使面部色斑淡退,使肌膚恢復自然光澤,靚白肌膚。

  潤顏祛皺

 大氣粉塵汙染、術後、產後調養不善、婦科炎癥、肝腎虧虛、氣血運行不暢通等,導致皮膚缺乏氣血滋養、黯啞發黃、皺紋等,采用中藥名貴藥材及養顏古方,疏通面部氣血運行,活血滋養,重現肌膚潤澤。

 活膚潤膚,祛除皺紋,使肌膚氣血流通、光澤細嫩,平滑並有韌性。

  中醫減肥

 利用中醫辯證施治的原理,從調整內分泌入手,壹般分為針灸減肥和埋線減肥兩種方式,再輔助相關藥材、藥膳,對肝、脾、腎、心臟、肺及三焦等進行調節,通過氣血津液的作用來完成機體的統壹,達到減肥的目的。

 去除身體多余脂肪或贅肉來達到理想體重,並附帶滋補保健功效。

  調理祛痘

 肝脾疏瀉功能失調,然後肌膚毛孔堵塞、排泄不暢而長痘。有此癥狀的人煩燥、失眠、口幹口苦口臭、體味重、大便黏滯臭穢、小便色黃、面油等特征。

 治療以調養為主,疏肝利膽、清熱除濕、清泄伏火為主。排去面部毒素及局部色素沈著,清濕熱,化濕除煩,使面部痘痘消退。

  整體觀念

 整體觀念中醫認為人是壹個有機的整體,顏面五官、須發爪甲,只是整體的壹部分,故要得到局部的美,必先求整體的陰陽平衡、臟腑安定、經絡通暢、氣血流通。中醫美容註重整體的調理,因此,美容效果持久、穩定。

  結語: 中醫藥學博大精神,歷史悠久,中醫美容繼承中醫藥學,以健康、安全的美容方法及原料給廣大愛美女生送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