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過度疲勞
人在工作或運動後,由於乳酸堆積,或糖原儲存量減少,或機體內環境的穩定性發生變化,協調機能紊亂等,使工作能力暫時下降的狀態,稱為疲勞。長跑或馬拉松跑後所產生的疲勞,經幾天休息及營養補充後,體力可完全恢復,稱急性疲勞。急性疲勞未完全消除,繼續運動,使疲勞加重,短時間休息體力仍不能恢復,成為慢性疲勞。慢性疲勞再加重,伴有對健康損害時,稱為過度疲勞。
1.原因
不遵守體育鍛煉的基本原則,使運動過大,比賽過多,休息不充分,睡眠不足,患病時或患病後過早參加訓練等。
2.癥狀
過度疲勞的癥狀多種多樣,如疲憊無力、運動成績下降、失眠、註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動作不靈活、記力減退、頭痛頭暈、心悸氣短、胸悶胸痛、心率不齊、食欲下降、惡心、腹瀉和腹痛等。女性有月經失調現象。
3.處理
減少運動量,減輕運動強度,暫停專項練習,但不完全中止體力活動;保證睡眠;能量、蛋白質和維生素供應充分;安排好生活制度;進行按摩、水療或其他理療。
4.預防
①要註意補充能量、維生素、蛋白質及磷酸鹽;②采取積極休息的辦法,消除神經系統的抑制,保證充分的睡眠;③減輕肌肉、肌腱機械應激,消除局部疲勞,可做體操,全身及局部按摩、溫水浴。
﹙二﹚運動中腹痛
在運動中有時出現腹痛,嚴重的甚至被迫停止運動。運動中腹痛出現的原因不同,其癥狀及處理方法也不同。
1.胃痙攣
﹙1﹚原因。飯後過早參加運動,胃內食物充盈,激烈運動使胃內食物震動,刺激胃壁平滑肌痙攣,引起胃部疼痛。
﹙2﹚癥狀。主要癥狀是疼痛,大都發生在運動開始後不久;部位多在上腹中部或右部,其次是上腹左部和臍周圍等;疼痛性質為鈍痛、脹痛或刺痛,個別有絞痛。
﹙3﹚處理。皮下註射阿托品,局部熱敷,輕輕按摩,針刺內關、中脘。
﹙4﹚預防。飯後30—40分鐘內不做激烈運動。
2.肝脾淤血
﹙1﹚原因。準備活動不足,內臟器官特別是心臟功能沒提高到應有的活動水平,肝靜脈血流受阻,肝脾淤血腫脹。
激烈活動破壞了均勻的、有節奏的呼吸,使吸氧量下降,缺氧,呼吸肌疲勞,呼吸時隔運動對肝的“按摩”作用減弱;由於呼吸淺表,胸內壓上升,下腔靜脈血流受阻。從而造成肝脾淤血腫脹。
﹙2﹚癥狀。運動中,特別是加大運動強度後出現腹痛,部位多在右上腹,其次為左上腹,多為脹痛。
﹙3﹚處理。用手按壓疼痛部位,減小運動強度,做深呼吸促進血液回流。
﹙4﹚預防。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運動中註意呼吸節律。經常鍛煉,提高心血管系統的肌能。
3.腹直肌痙攣
﹙1﹚原因。夏季進行激烈運動,大量排汗,喪失鹽分,水鹽代謝失調,引起腹直肌痙攣。
﹙2﹚癥狀。腹痛多發生在運動後期,部位在臍周的淺表處。
﹙3﹚處理。局部按摩,做背伸動作拉長腹直肌,補充鹽分以糾正水鹽代謝失調。
﹙三﹚肌肉痙攣
肌肉痙攣﹙俗名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強收縮。運動中最易發生痙攣的肌肉為小腿腓腸肌,其次是足底屈拇肌和屈趾肌。
1.原因
﹙1﹚寒冷的刺激。在寒冷的環境中運動時,若末做準備活動或做得不夠,肌肉受到寒冷刺激即可發生痙攣。
﹙2﹚大量排汗。激烈運動時,尤其是夏天,大量排汗使機體內氯化鈉含量減少過多,引起肌肉痙攣。
﹙3﹚肌肉收縮失調。肌肉過快過猛地連續收縮,放松時間太短,即可引起肌肉痙攣。
2.癥狀
局部肌肉痙攣性收縮,不能放松,疼痛難忍,痙攣處肌肉堅硬,而且壹時不易緩解。
3.處理
﹙1﹚首先要沈著冷靜,不要驚慌失措,特別是在遊泳時發生肌肉痙攣,更應如此。
﹙2﹚用力牽拉痙攣的肌肉可使之緩解或解除。
﹙3﹚還可以采用局部按摩,促使緩解。
4.預防
加強鍛煉,提高耐寒力和耐久力是最積極的辦法,其次是做好準備活動,尤其在冬季運動前和遊泳前,對容易發生痙攣的部位進行按摩,下水前用冷水淋擦全身,不要在較冷的水中停留時間過長。夏季進行長時間運動時應在運動前後補充鹽分。疲勞和饑餓時不參加激烈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