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的意思是重陽節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日。
重陽節因為是九月初九,所以也叫重九,古人認為這是壹個吉利的日子。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壹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況且秋季也是壹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
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重陽節的習俗介紹:
1、登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早在西漢,北宋·宋敏求《長安誌》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初九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
2、吃重陽糕
重陽糕亦稱“花糕”。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蒸重陽糕方法與蒸年糕相同,不過蒸糕要小壹點,糕要薄壹點。以米粉、豆粉等為原料,發酵,更點綴以棗、栗、杏仁等果饢、加糖蒸制而成。為了美觀中吃,人們把重陽糕制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撒上壹些木樨花(故重陽糕又叫桂花糕),這樣制成的重陽糕,香甜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