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三塊廣告牌》觀後感

《三塊廣告牌》觀後感

在影片開始壹個小時之內,壹直以為影片講的是壹個平常的小鎮,發生的壹件非常罕見的案件,引起的壹系列非正常的沖突。後來隨著下半場的開始,越來越覺得視野和思維不斷被拓寬和拉長,看完影片以後顛覆了最開始的所有判斷,如果說前半場是凡人拍的,那後半場就是神拍的。

劇中死者的母親通過三塊廣告牌,與警察局隔空喊話,逼迫他們盡快找到殺害女兒的兇手。

但是他喊話的對象是小鎮上所有居民都特別尊重的警長,居民覺得為而討回公道是絕對應該的,但為了討回公道給警長施加壓力是不對的。

我看到這壹段的時候,感受最深的是國家的公職人員真是太不容易了,在自己得了癌癥已經到了生命最後關頭的時候,還要為了壹些沒什麽希望的事情而東奔西跑。為誰辛苦為誰忙啊?

警長後來選擇了自殺,生命最後關頭想最後陪伴壹下親人和維護公平正義的國家公職義務發生了強烈的沖突。看完本片之後,我也沒找到好的辦法來解決這種沖突。

警長的自殺給這位母親帶來了巨大的麻煩,所有的人都覺得是她把警長逼死了。後來警長的愛人把警長寫給這位母親的信拿過來了,在信中警長解釋了自殺的原因,最後壹次保護了這位受害者母親。

警長的信中明確了自己的生死由自己控制,要把最後的畫面定格在美好上面,給妻子和孩子留下壹個圓滿的回憶。

警長之所以選擇了自殺,也是受到女孩被殺事件影響的。他看到死者的母親整天生活在無助和歇斯底裏中,追查犯罪兇手這件事情反而成為了這位母親脖子上,越收越緊的枷鎖。這位母親的身邊的人,也因為她的堅持而不斷遭受著折磨,他的整個生活被這件事完全左右和控制了。

警長知道癌癥是目前我們沒法戰勝的健康兇手,隨著癌細胞的擴散,他周圍的親人們也會經歷無助和歇斯底裏,他們的生活會完全被癌癥所控制和毀掉。所以警長的自殺反而戰勝了癌癥這個可怕的惡魔,拯救了他身邊所有愛的人和愛他的所有人。

生死理當由自己控制,這是基本的***識。所以女孩被非自主的殺掉,激起了所有人的怒火。現代醫學中有很多沒有意識的病人,他們的生死也被這條***識決定著,但是他們的“活”是像植物壹樣的活,我認為這個時候的生死不該由自己控制了。

有人說過,美國發展的基礎,都是由她的小鎮文化所奠定的。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壹座小小的城鎮,代表了很多很多。

人們對法律的遵守,對宗教的信仰,對傳統的尊重,對親情的珍重,對自由的保護和對榮譽的堅守***同組成了小鎮文化的基礎。

在小鎮中,人們對種族歧視非常反感,對同性戀非常排斥,這些開明和局限也同時充斥著美國各個地方小鎮。

影片中的小鎮應該是屬於美國的南部,相對比較保守。甚至有言論說:南方根本不應該廢除奴隸制。

在這個地方人們相信的是,生活要繼續過下去,不能壹直掉眼淚。就讓過去的痛苦掩埋在風沙之中,不要再提及任何細節,重新經歷可怕的痛苦。

因為每壹次對罪案的提及,都會傷害善良的人。人們原本對所有人充滿了善意的假設,上帝告訴我們,所有人都是他的子民,所有人都不希望身上的原罪太多,每個人都渴望在臨終審判的那壹瞬間,靈魂可以直入天國。

他們認為被害者的母親通過近乎無賴的手法,傷害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增加了人際摩擦,是在制造更多的原罪,違背了大家的價值觀,影響到了所有小鎮居民的天國大夢(這壹小段是我的推測,感覺理由不太充分,大家可以辯證的看)。

直到影片的結尾,案件都沒有給出壹個確定的答案,我認為這正是影片高明的地方。現實世界中也有很多這樣的案件。

在片中,警長給出了自己的見解,對於這樣的案子,我們唯有等待,等待罪犯在各種巧合之下(喝酒、吹牛、供認)自己暴露,講出自己的犯罪事實。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看出來死去女孩的母親是多麽的理性胡鬧,明知道警長在大家心目中的評價都很高,偏偏要欺負這個好人和老實人。

其實在任何國家都會遇到這種難以偵破的案件,沒辦法的情況下大家只有選擇了放棄。對於國家這是理智和合算的,這壹點小敗筆不影響全局的成功,但是對於當事人來講,這壹點小敗筆就是百分之百的失敗。這就造成了雙方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如果沒有女孩母親租下三個廣告牌,並付費印刷標語的行為,我想這個案件的結果只能是塵封在檔案室裏面。從這壹點上來總結,很多時候追求真相和正義是需要付出金錢的。

我們在發生交通事故以後,可以選擇壹個解決方法,這個方法非常快捷,就是雙方私了,受害者拿壹筆錢走人。在算經濟賬的時候,這個方法挺好用的,但壹旦參雜上正義、道德、人性和文化,及時止損的方法又充滿了爭議,問題是我們再也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了。但如果沒有壹些人像傻瓜壹樣不計成本的尋求最終答案,社會是根本不可能發展演化的。

小時候讀到俠客們的故事總是熱血沸騰,恨不能取而代之,行俠仗義。小時候喜歡的玩具總是刀槍棍棒,崇拜的人是講義氣和忠誠的江湖人士,非常喜歡金庸先生說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後來有聽到“俠以武亂禁”的說法,慢慢的對我們社會最根本的保證:法律,有了更加直觀和深刻的認識,從此以後,不再崇拜那些滿身江湖義氣的俠客,慢慢的開始喜歡警察和法官、律師們,喜歡“疑罪從無”的法律進步,對知識和理性產生了瘋狂的崇拜,直到現在。

在影片中,受害者的母親最開始渴望尋求法律和警察的幫忙,但隨著越來越失望,她拿起了槍,準備執行以血換血、以牙還牙的血親報復行為,在拋棄文明和法律秩序的過程中,她慢慢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力量,越來越多的人繞過法律在暗地裏支持她,而她成為了古老俠客力量的代言者,在影片的最後,曾經的壹位警察也墮落為了他的同夥,結伴開車走在去殺人的路上,影片到此劇終。

人類社會是想象的***同體,主要靠人們***同接受的秩序來維持,而秩序來源於人們的相信。

0.相信的力量,包括我們相信和別人相信。社會的基礎根本不是物質,而是人們的認知,最核心的就是相信的力量。警察局的人,在不知道新任警察局長身份的時候,這位新任黑人局長顯得沒有絲毫力量,但是人們壹旦開始相信他的身份,他就憑空被加持了強大的力量,把那位歧視黑人的警察解雇了。在這裏我深刻的感受到了“相信”對所有人的影響和支配。

1.其實社會秩序不僅有法律,還有壹種***治的秩序,這種***治的秩序就是大家私底下達成的潛規則。其實現有的法律也是從這些潛規則裏面生長並確定下來的。人們在這種潛規則裏面認為,患了癌癥的病人,應該被善意的對待,理應得到更多的滿足和愛護。

但是受害者的母親對這位癌癥病人特別苛刻,違反了大家的***同認知,所以大家私底下對她實施了各種報復行動。因此所有人都討厭她,向她扔臭雞蛋。

2.人們相信,不該歧視有色人種。所以每當受害者的母親說警員克裏森歧視黑人時,克裏森被懟的無話可說。但導演比較腹黑,在影片中安排了壹個侏儒的角色(冰與火之歌裏面的小惡魔扮演者)追求受害者的母親,這個壹直在追求公平正義的人,居然也在歧視這個侏儒。所以哪裏會有絕對的公平正義和不歧視啊?

3.在警長自殺之前留下了三封信:壹封是給他愛人和孩子的,壹封是給受害者母親的,還有壹封是給這位不合格警察的。

人們相信,人死之前要說的話都是真實的想法,因為死亡又帶上了某種神秘的宗教色彩。所以他的信能夠安撫愛人和孩子悲傷的心靈;能夠給受害者的母親以力量;能夠使不合格的警察發生大逆轉,全面激活了他的小宇宙,對犯罪分子進行了絕妙攻擊。

我對導演安排警長自殺,從而推動劇情大逆轉的設定,萬分佩服。

什麽是秩序? 法律和世俗的對抗推動者秩序的發展變化,人心靈中相信的力量創造了我們文明的壹切。

但是妳以為文明之下就沒有慘劇嗎?

片中影射的伊拉克屠殺平民事件,是高級文明對次級文明的無情強奸。

小鎮上、廣告牌下發生的強奸是文明的醜陋傷疤。

但我們也不能忽略生活中的溫情:

在受害者的母親要火燒警察局時,打了兩次電話確認警察局內是否有人。

在警長自殺時,他幫助受害者的母親付了5千美金的廣告牌使用費用。

當打人的科裏森與被他傷害的廣告商住在同壹間病房時,被傷害者給他端過去的那半杯橙汁和吸管表達了濃濃的溫情。這個時候真想講:上帝啊,我們都有罪,但請寬恕我們。

看完這部影片,讓人不能平靜。我感覺壹些別扭的東西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中,它們頑強的紮根在我們心靈的深處,壹旦爆發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