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會出現暈厥?
壹般指的是突然昏倒,也稱昏厥或暈厥。昏厥是壹中種突發而短暫的意識喪失,歷時數秒至數分鐘,發作時不能保持站立姿勢而昏倒,多系大腦壹時性供血或供氧不足引起,恢復較快。昏迷則指意識喪失時間較久,恢復緩慢而困難。 引起昏厥的原因有: 壹 反射性暈厥: 1 血管抑制性暈厥——最常見,約占50%以上。特點是:暈厥常由疲勞、空腹、通風不良及精神因素(緊張、恐懼、疼痛)等誘發;暈厥前短暫的頭暈、目眩、無力、肢軟等前驅癥狀;暈厥時伴有心跳減慢、血壓下降(後期可反射性上升)、面色蒼白等,且恢復較快,無明顯後遺癥。 2 直立性低血壓——常發生於臥位轉直立位時,長期站立也可發生,暈厥時血壓下降而心率變化不明顯。 3 排尿性暈厥——多為青壯年男性,暈厥常發生於排尿時或排尿後。 4 頸動脈竇性暈厥——見於中年以上,暈厥與頭部突然轉動有關。 二 心源性暈厥: 患者常有心臟病史,多由嚴重心律失常,如高度心動過速、過緩(40/分以下)或停搏、心瓣膜病、梗阻性心肌病、心房粘液瘤等致心排血受阻等,引起腦供血不足發生暈厥。 三 腦源性暈厥: 常見腦血管病如腦動脈硬化、腦血管狹窄或阻塞、壹過性腦缺血、無脈癥、癲癇、顱腦損傷等引起。 四 代謝與血液性暈厥: 常見低血糖暈厥,發作每與空腹有關,也可在餐後2~4小時發生,暈厥常緩慢發生,恢復也緩慢。發作時血壓、脈搏無明顯變化,血糖值與癥狀也往往不相壹致。嚴重貧血也可引起昏厥。 五 精神性暈厥:見於癔病、過度換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