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是惡貫滿盈的人,甚至在犯罪前還是別人眼中善良的鄰居、熱心的同事、成績優異的孩子......直到發生了慘劇,我們都還是無法相信,並且百思不得其解 “他為什麽要殺人?”
這個問題,在讀加繆的《局外人》時也壹直困擾著我,直到看完全書,我才找到了壹些答案。
作為短篇小說,《局外人》的篇幅只有5、6萬字,但這並不影響作者對普通人走向犯罪過程的描寫。
全書的邏輯非常清晰:殺人前、殺人時和殺人後。而主人公母親的死亡,則貫穿了整本書。
殺人前,主人公是壹個普通的辦公室職員,過著單調乏味的生活,為數不多的樂趣,是下班後迎著晚霞、呼吸著涼爽的晚風走回家。
而母親的死亡,則讓他平庸單調的生活掀起了波瀾。
全書壹開始,主人公就交代了自己趕赴母親葬禮的過程:
“汽車的顛簸與汽油味”,“天空與公路的反光”、“強烈的燈光照在白色的墻上使我倍感困乏”,“媽媽的在養老院的朋友們進來了...這些人壹落座,大多數人打量打量我,拘束地點點頭...讓我感覺這些是專來審判我的。”
關於葬禮的每壹處描寫,都能讓人對主人公當時生理和心理的雙重不適感同身受。
因為這種不舒適,所以他都沒有精力去為母親的去世感受到多大的悲痛,而正因為他表現出的冷靜,為日後殺人被判死刑埋下了巨大的伏筆。
處理完母親的葬禮,他回歸了正常的生活:小心翼翼又單調的工作,和感興趣的女孩上床確認關系,結交了壹個在鄰居間風評不好的男人,安慰了因為相依為命的寵物狗走丟而難過的壞脾氣老頭...
生活好像就這麽不好不壞地過著,直到他和女友、鄰居男壹起去海邊度假,“意外”殺了人。
其實殺人這件事,能算意外,也不算意外。
被殺的倒黴蛋是鄰居男情婦的兄弟,尾隨著他們來到海邊,不久前才和他們幹了壹架。而男主殺人的手槍,是他為了防止鄰居男沖動殺人而特意幫他收著的,如果當時他沒有收那把手槍,如果幹架以後他沒有壹個人去海邊散步,如果當天的太陽沒有曬到讓他眩暈,那他完全可以避免那場殺人事件。
但生活哪有那麽多“如果”,現實是,他不僅先開了槍,而且在那個倒黴蛋死後,他又連補3槍,冷靜、殘酷,毫無意外殺人後的慌張和悔意。
事態之後的走向,快得讓人猝不及防。
主人公被捕以後,每壹個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對這件案子加以判斷:
檢察官認為他毫無人性,甚至比另壹個同期的罪犯——弒父的兒子更兇殘,理由是他不信仰上帝,且在母親的葬禮中毫無悲痛,葬禮後還和女友上床、喝咖啡吃點心;
律師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想方設法為主人公做無罪辯護,他將自己代入了案件中來揣測犯罪心理,卻刻意忽略和隱瞞了主人公的真情實感;
神甫希望主人公能通過信仰上帝來贖罪,即使男主對此嗤之以鼻。
沒有壹個人真正了解過主人公的心聲,法庭審判的中心,也從案件本身轉向了主人公對母親的態度上去。
全文唯壹有對殺人原因進行闡述的,是主人公自己的回復:” 我有壹個天性,就是我生理上的需要常常幹擾我的感情。 ““我又疲勞又發困,因此,我沒有體會到當時所發生的事情的意義。”
答案真是簡單到讓人想笑,因為生理上的不適幹擾了感情,所以做出自己都想不到的事。但仔細想想,會不會很多時候,很多震驚社會的悲劇,就只是因為“ 我那時感到不舒服 ”而引起呢?
而這種極具毀滅性的“不舒服”源頭,可能就是庸俗到可怕的生活。
當我們小心翼翼又拼勁全力地重復著自己都覺得毫無意義的工作,按部就班地戀愛、交友、結婚生子然後老去時,生活中大部分事情都變得可有可無,毫無激情。
像《局外人》中的主人公就是這樣的生活狀態:當女朋友問他要不要結婚,他說可以結也可以不結;當鄰居男問他可不可以和他做朋友,他說可以做也可以不做。
好像壹切都可以也可以不可以,這個態度在現在有個很流行的詞:“佛系”:看似溫和的態度下,實則隱藏了巨大的絕望——因為我們知道理想的生活不可能實現,所以還不如放棄抵抗。
但生而為人,哪能真的清心寡欲?欲望和情感被壓抑久了,就壹定會在某個不經意的點爆發。
壹個壞天氣、壹朵難看的雲,壹口難吃的菜,壹次不小心的碰撞...任何平時沒有人會在意的東西,都可能成為爆發的理由。我們在社會新聞裏看到的很多悲劇,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2018年秦皇島某超市壹名老實的46歲中年男人因為工作和壹對老夫妻發生爭執,在毫無征兆的某壹秒鐘化身殺人狂魔,24小時連奪3條人命;
2013年,同在壹家美術培訓中心上課的李孟與張家林因為吃排隊吃晚飯時發生了壹些口角而開始互相鬥毆,李孟掏出隨身攜帶的折疊刀向張家林脖子抹去,最終導致張家林的死亡。
再比如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北大才子吳謝宇弒母案......
有調查研究表明,現在越來越多的殺人案,罪犯往往都是人們眼中的老實人。每當他們犯罪的時候,認識他們的人都會說“他平時看著很老實,怎麽也想不到他會做出這種事。”
是啊,想不到,誰能想到呢?
每壹個老實人都是在盡力地做好別人眼中的社會人角色,為了不給他人添麻煩,他們自己都忽略了自己的情緒,忽略了自己的真實感受,直到庸俗的生活和內心的壓力把他們壓垮了,才後悔莫及。
人心的善與惡只隔著壹條線,而任何壹場不舒適的意外,都會在不知不覺間推動我們跨越這條線。而唯壹能保護我們不跨越這條線的,就是學會熱愛世界。
學會欣賞壹朵花、喜歡壹片雲,開始學習壹樣無用而喜愛的技能,開始和能讓妳愉快的朋友傾訴和聊天......開始做壹切美好的,開始照顧自己的情緒,開始變得開心。
當我們開始熱愛生活,就是我們最強大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