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錢太守的意思是:比喻值得稱贊的廉潔的官吏,或譏諷那些貪官汙吏貪財。
用法: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清官。
相關例句:
(1)“壹錢太守”和“四盡太守”,已經表明百姓對官員的態度。
(2)筆者認為,幹部欲爭功搶利之時,應該多想想“壹錢太守”的故事,也許追逐虛名的心會淡壹些。
成語故事:
劉寵年輕時跟隨父親劉丕學習,因通曉經學被舉薦為孝廉,出任東平陵縣令,有仁惠之政。之後連續擔任豫章、會稽太守。在會稽郡時,簡除煩苛政令,嚴禁官吏的非法行為,政績卓著。
後被升職入京,山陰縣有五六位須眉皓白的老人,特意從鄉下遠來給他送行,每人帶了百文錢贈送他。他不肯接受,只是從許多錢中挑選壹個最大的收下。
因此,被後人稱為“壹錢太守”。其後歷任將作大匠、宗正、大鴻肺等職,更兩次擔任司空,壹次任司徒、太尉,每次罷官後都回到家鄉,最後得以壽終。
壹錢太守的出處及越劇《壹錢太守》概述:
1、壹錢太守的出處
出自《資治通鑒》:劉寵任會稽太守,除苛政,禁非法,那中大治,朝廷征為將作大匠,山陰縣有五六叟,自若耶谷間出,人責百錢以送寵,曰:“山谷鄙人,未嘗識朝政。”
任守時,更索求民間,至夜不絕,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來狗不夜吠民不見吏,年老值聖明,故相扶而送。寵曰:“吾之政何能及公言邪。父老辛苦。”叟奉以錢,寵不能辭,遂各選錢受之。
2、越劇《壹錢太守》概述
越劇電視劇《壹錢太守》,是在新編廉政越劇《壹錢太守》的基礎上改編拍攝的,由紹興縣紀委、紹興小百花藝術中心和紹興廣電總臺聯合攝制,以“做官先做人、做人要善良、為官要清廉”為主題,致力打造大眾戲、清官戲、精品戲,由國家壹級演員張琳、於偉萍等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