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天的殘酷》中謝大光和朱自清分別是怎樣發現春天的呢
朱自清的精短散文《春》,意象單純,主題明朗,語言優美,人們往往把它解讀為壹篇“春的贊歌”.其實這是壹種誤讀.《春》與朱自清眾多的寫景抒情散文壹樣,看似晶瑩剔透,壹目了然,但它卻像壹杯醇酒壹般,蘊涵了綿長而清洌的韻味與芳香,要真正品嘗出它的滋味並非易事.在這篇“貯滿詩意”的“春的贊歌”中,事實上飽含了作家特定時期的思想情緒、對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現了作家骨子裏的傳統文化積澱和他對自由境界的向往.而謝大光慨嘆春有些煩亂,“愛做長夢的人,越來越睡不踏實”,因為這些人被無所不在的春所挾裹著、所催促著,即使不想醒也得被吵醒.春天也許又這樣——變成壹種別樣的“殘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