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要怎麽寫好教案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好娃娃》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好娃娃》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 篇1教學目標:
1、學習在有伴奏的情況下獨立地唱準曲調,養成喜歡在集體中歌唱,也喜歡獨立地在大家面前表演的習慣。
2、探索與歌詞內容相壹致的歌表演動作,並練習合拍地表演。
3、初步學習與同伴商量,分配角色,並壹同合作、協調地進行歌表演。
教學準備:
1個茶杯、1張凳子。
教學過程:
1、用簡單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小朋友幫爺爺奶奶做了什麽事?他為什麽要幫爺爺奶奶做事?爸爸媽媽怎麽誇獎他的?幼兒回答後,教師整理、加工成歌詞朗誦給大家聽。
2、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範唱,吐字要清楚,讓幼兒聽清歌詞。
(2)幼兒跟隨教師按節奏念歌詞。
(3)幼兒跟隨教師輕聲學唱。
3、引導幼兒為歌詞創編動作。教師鼓勵幼兒根據歌詞自己想動作,並能邊唱邊做出來。幼兒做動作時,教師不做,以免幼兒模仿,限制了他們的創造性。
4、學習與他人合作進行歌表演。
(1)教師和個別幼兒分角色表演。教師扮“爺爺”“奶奶”,在唱前兩段歌詞中的第壹句時,也可讓其他幼兒幫忙唱。另請壹名幼兒扮演“小朋友”,唱兩段中的第二句,邊唱邊做動作。第三段仍由“小朋友”唱,或全班幼兒齊唱。
(2)教師和全班幼兒表演,表演方法與上相同。
(3)幼兒兩人壹組分角色表演,讓幼兒自己商量分配角色,教師適當給予幫助。
(4)按小組分角色表演。每組五人,分別扮演歌曲中的五個角色。幼兒扮演時,教師輪流到各組參與教學,和某壹幼兒***同扮演壹個角色,以自己的情緒感染幼兒。
《好娃娃》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 篇2壹、教學目標:
1、用歌聲來表達對爺爺、奶奶的尊敬和關心。
2、願意學學歌中好娃娃,在家中做個關心老人的好孩子。
二、設計思路:
品德教育要成為幼兒人格的壹部分,除了幼兒園內的教育和教學外,更重要的是在實際生活中形成孩子們自覺的行為。此教材就是把尊敬、關愛老人的認識和行為延伸到幼兒的家庭生活中去。通過聽聽、說說、唱唱、發揚和肯定了幼兒在家中的敬老行為,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延伸。
三、教學建議:
欣賞歌曲壹理解內容壹學唱歌曲,表達情感。
1、在音樂區中播放歌曲錄音引起幼兒的興趣。
2、在音樂教學中告訴幼兒這首歌的名字“好娃娃引導幼兒說說好娃娃好在哪裏?根據幼兒的回答,老師用清晰的聲音清唱壹遍歌曲。重點在引導幼兒理解;給爺爺吃蛋糕是因為“爺爺年紀大,嘴裏沒了牙”,給奶奶搬凳是因為“奶奶年紀大,頭發白花花”,使幼兒進壹步知道爺爺奶奶年老體弱,需要照顧,同時也肯定了好娃娃的行為,鼓勵幼兒學習他。
3、師生壹起邊聽錄音邊拍手,進壹步熟悉曲調和歌調。
4、老師彈琴和幼兒壹起唱唱這首歌曲。
5、啟發幼兒還可以把這首歌唱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聽。
《好娃娃》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 篇3教學目標 :
1、結合情景表演理解歌曲內容,初步學唱歌曲。
2、知道要尊敬老人,對老人有禮貌。
教學準備 :
1、課前教能力較強的幼兒情景表演
2、情景表演所需的道具:茶杯、小凳
3、娃娃家所需材料
教學流程 :
壹、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要給妳介紹壹位很能幹的小朋友,他人見人愛,每個人都誇他是壹個懂禮貌,尊敬老人的好娃娃,那妳知道為什麽大家都這麽說嗎?妳猜猜他平時的表現是怎樣的?(啟發幼兒結合平時對待老人的態度,猜猜好娃娃的表現。)
師:剛剛大家都說了他的表現,今天老師把他請來了,請看他的表現。
二、在音樂聲中情景表演,幫助幼兒理解歌詞,並初步感受歌曲。
教師提問:
1、好娃娃帶來了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
2、爺爺是怎樣的?好娃娃是怎樣對待爺爺的?爺爺高興嗎?(教師可以根據幼兒所說清唱:爺爺年紀大,嘴裏缺了牙,我給爺爺倒杯茶呀,爺爺笑哈哈)用同樣的方法啟發孩子說奶奶。
3、爸爸媽媽看了是怎樣的態度?是怎樣說的?(教師可以根據幼兒所說清唱:爸爸和媽媽,齊聲把我誇,尊敬老人有禮貌呀,是個好娃娃)
三、幼兒學唱歌曲。
師:老師給它編成了壹首很好聽的歌,妳想學嗎?(想)歌曲的題目叫做《好娃娃》。
1、教師示範唱壹遍,個別幼兒能根據剛剛表演跟唱的壹起唱。
2、請幼兒跟唱。
3、請幼兒集體唱。
4、教師和幼兒壹起再唱。
四、延伸教學:辦家家
師:剛剛那個好娃娃對待老人可有禮貌了,那妳是怎樣做的呢?(請幼兒說說,提醒他們要做個尊敬老人懂禮貌的好娃娃。)
師:我請每壹組小朋友組成壹個家庭,輪流做好娃娃,好嗎?(角色遊戲:辦家家)
《好娃娃》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 篇4教學目標
1、 學唱歌曲,嘗試歌舞表演,表達對爺爺奶奶的尊敬和關心。
2、 願意學歌中的好娃娃,在家中做個關心老人的好孩子。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好娃娃》。
教學難點:嘗試用歌舞表演表現歌曲。
教學準備
錄音、圖片
教學過程
壹、出示圖片,引起興趣。
師: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麽?妳們想想他為什麽要幫大人做事呢?我們聽聽歌曲,歌裏的好娃娃為家人做了什麽事呢。
二、學習歌曲好娃娃
1、 欣賞歌曲
2、 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師:爺爺是怎樣的?好娃娃是怎樣對待爺爺的?爺爺高興嗎?爸爸媽媽看了是怎樣說的?
3、 教師示範唱,幼兒感受歌曲節奏並初步學唱
4、 學唱歌曲數遍
三、學習表演唱
1、 請幼兒為曲子創編動作,並請個別幼兒展示動作,幼兒評價,喜歡哪個動作
2、 幼兒集體表演
3、 分角色扮演
四、教師總結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通過出示照片讓幼兒來說壹說,也為下面學習歌詞做好了鋪墊。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幼兒很快記住了第壹段第二段的歌詞,但是到第三段時,聲音就小下去了,說明大家沒學會,我就為幼兒制作了圖譜,讓幼兒看著圖譜來說歌詞,這也是本次教學的亮點。
在學唱歌曲時,幼兒也較快學會了歌曲的旋律,同樣的還是在第三段時出現了壹點疙瘩,我對自己讓他們不斷機械地反復練唱做了反思:機械地練唱只是讓幼兒的記憶停留在表面,是壹種機械記憶。以後可以通過找到他們具體每壹遍的.不足之處,和他們探討自己的不足,讓他們得到改進,這樣幼兒也有了參與的主動性。
總的來說,本次教學相對於自己以前的音樂教學教學還是有進步的。
《好娃娃》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 篇5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激發幼兒尊敬長輩,關心他人的情感。
2、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和音樂表現力。
3、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內容,教幼兒學會較準確地唱歌。
教學準備:
提前聽錄音、錄音機、磁帶、有關情境表演
教學過程:
壹、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要給妳介紹壹位懂禮貌,尊敬老人的好娃娃,妳猜猜他平時的表現是怎樣的?(啟發幼兒結合平時對待老人的態度,猜猜好娃娃的表現。)
二、在音樂聲中情景表演,幫助幼兒理解歌詞,並初步感受歌曲。提問:
1、好娃娃帶來了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
2、爺爺是怎樣的?好娃娃是怎樣對待爺爺的?爺爺高興嗎?用同樣的方法啟發孩子說奶奶。
3、爸爸媽媽看了是怎樣的態度?是怎樣說的?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回答用歌詞進行總結。
三、幼兒學唱歌曲。歌曲的題目叫做《好娃娃》在此環節中解決重難點。
1、教師示範唱壹遍。
2、請幼兒跟唱。
3、請幼兒集體唱。
四、延伸教學:辦家家
附歌詞:
爺爺年紀大呀,嘴裏缺了牙,
我給爺爺端杯茶呀,爺爺笑哈哈。
奶奶年紀大呀,頭發白花花,
我給奶奶搬凳坐呀,奶奶笑哈哈。
爸爸和媽媽呀,齊聲把我誇,
尊敬老人有禮貌呀,是個好娃娃。
教學反思:
今天的音樂教學,內容是壹首活潑歡快的歌曲,講述的是好娃娃如和尊敬關心爺爺奶奶的事情。幼兒在熟悉歌詞的基礎上體會情感,表現歌曲的氣氛,願意學學歌中的好娃娃,在家中做個關心老人的好孩子是教學的重點。歌曲的意境可以通過具體的音樂形象來表現、恰當地根據歌曲的內容創設生動具體的情景,使幼兒通過想象、聯想來理解歌曲,可使教學教學情趣盎然,生動活潑。如教歌曲《好娃娃》時,我創設了情境化教育環境,頭發花白的“爺爺”走了上來(拄著拐仗),“小娃娃”急忙為“爺爺”搬凳子,爺爺笑哈哈;“奶奶”走了上來,步履蹣跚,嘴巴壹張壹合(沒牙),“小娃娃”急忙給“奶奶”端了壹杯茶,然後再學唱相應的句子,這時大部分幼兒很有興趣,迅速理解了這首歌的內容。當“爸爸”“媽媽”親切地誇獎“妳尊敬老人有禮貌是個好娃娃”時,歌曲《好娃娃》就充滿了感情色彩,“尊老愛幼”得到了自然的表現,幼兒真正領會了“尊敬老人有禮貌”的“光榮”、身臨其境才能“心”臨其境,產生同感音樂教學中讓幼兒身臨其境,可以增強幼兒的主動參與意識,自然地將自己角色化,與角色融在壹起。
《好娃娃》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 篇6教學目標: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的內容,並用活潑、連貫的唱法唱歌。
2、根據形象有趣的歌曲內容創編動作並進行表演。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壹起參加集體音樂教學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教學,體驗音樂教學中的快樂。
教學準備:
爺爺、奶奶的圖片各壹張。
觀察過老人走路的樣子。
教學過程:
(壹) 復習歌曲《小板凳》
啟發幼兒聯想:小板凳除了給媽媽坐,還要讓給誰坐?
(二) 幼兒觀察“爺爺、奶奶”的圖片,引出歌曲。
1、 幼兒觀察圖片,激發學習新歌曲的興趣。
2、 我們來學壹學“爺爺奶奶”是怎樣走路的。
(三) 學唱歌曲第壹段。
1、 教師範唱:爺爺年紀大是怎麽樣的?我為爺爺做什麽?爺爺感覺怎麽樣?
2、 教師再次範唱歌曲第壹段。
3、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
4、 教師再次範唱,幼兒做動作,鼓勵幼兒參與演唱。
(四) 學唱歌曲第二段。
1、 奶奶年紀大了是怎麽樣的呢?
2、 教師範唱歌曲第二段。
3、 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奶奶”。
4、 鼓勵幼兒跟著教師壹起邊做動作邊演唱第二段。
(五) 幼兒將兩段歌詞連起來演唱。
1、 教師指圖提示幼兒兩段歌詞的不同。
2、 幼兒邊做動作邊演唱歌曲。
(六) 教師唱第三段。
1、教師唱第三段,用爸爸媽媽的口吻誇獎好娃娃,告訴幼兒歌曲的名字就叫《心靈美的好娃娃》。
教學反思:
整節教學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較高,聲音都很宏亮。通過這節教學幼兒不僅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同時幼兒也學會了相互之間的寬容,才能給大家帶來快樂。
《好娃娃》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 篇7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理解歌詞內容,學會較準確地唱歌。
2、培養音樂節奏感及表現力,能用簡單的動作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
3、通過歌詞旋律,激發尊敬長輩,關心他人的情感。
教學過程:
壹、圖片導入,用簡單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1、提問:
(1)小朋友幫爺爺、奶奶做了什麽?
(2)他為什麽要幫大人做事?
(3)爸爸媽媽是怎麽誇獎他的?
2、教師將幼兒的回答整理,加工成歌詞,朗誦給幼兒聽。
二、教唱歌曲《好娃娃》。
三、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創編動作。
1、鼓勵幼兒自主創編動作,表揚能邊唱歌曲邊做動作的幼兒。
2、在幼兒表演時,教師註意觀察,請表演出色的幼兒上前利用道具做表演。
3、教師提取幼兒的精彩動作創編成壹套完整的動作。
四、組織幼兒進行合作表演。
師:“學會了歌曲,那妳們願意和妳們的好朋友壹起來演唱這首好聽的歌曲嗎?”
教學反思:
在問小朋友們他們是否是好娃娃的時候,他們都認真的回答自己是個好娃娃,並會做壹些好娃娃才會做的事,詢問他們能為爺爺奶奶做什麽的時候,他們回答的都很好,也有小朋友回答出了歌曲裏的歌詞,我們便順水推舟的念起了歌詞,在熟悉歌詞之後,幼兒能夠輕輕的跟著我哼唱出歌詞和旋律的內容,在之後的演唱裏也能做到唱的很好。後來在下午的復習中,小朋友們也唱的很棒,不僅記住了歌詞,還唱對了旋律。
《好娃娃》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 篇8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激發幼兒尊敬爺爺奶奶,愛老人的情感。
能力目標:提高幼兒對歌詞的理解能力。
知識目標:引導幼兒了解前奏和間奏。
重點:
學會歌曲《好娃娃》。
難點:
自如地跟著伴奏進行歌表演。
教學準備
圖畫三幅(爺爺、杯子)(奶奶、凳子)(爸爸媽媽大拇指)、鋼琴、布娃娃。
教學過程
導入:出示小班孩子都喜愛的布娃娃“晶晶”,“晶晶”是個很懂禮貌的孩子,我們來看看她都做了什麽事情啊?
展開:
1、出示圖片“爺爺和杯子”,請小朋友猜猜,晶晶給爺爺做了哪些事情啊?
請幼兒觀察圖片,發現答案藏於圖片中,讓幼兒體驗找到答案的成功的心情。教師及時鼓勵積極動腦筋的幼兒。
2、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中“爺爺”是什麽樣的?(牙齒缺了兩顆),那麽,爺爺為什麽缺牙了呢?引導幼兒說出爺爺是因為年紀大了,才缺了牙。
教師跟幼兒總結出歌詞:“爺爺年紀大呀,嘴裏缺了牙,我給爺爺倒杯茶呀,爺爺笑哈哈”
3、教師運用幼兒跟隨鋼琴旋律的方法,和孩子壹起填上歌詞內容。
4、同樣的方式方法完成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學習,每個環節都請幼兒多觀察、多交流、多說想法,體現“以幼兒為主體”的思想。
5、教師將3段連續起來進行跟伴奏範唱,請幼兒認真聽;
跟幼兒探討,老師在壹開始播放音樂,但是不唱,這叫:前奏,中間不唱的時候,是間奏,解決本教學的難點。
6、師幼壹起跟伴奏歌表演,教師用豐富的表情、誇張的動作,吸引幼兒學習,“寶貝們,我們比賽壹下,誰是今天的大明星!”
結束:請布娃娃“晶晶”來評價孩子們的表演,以擁抱孩子的方式來鼓勵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