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不僅采光會比較好,而且整個房屋的通風性能也是很出色的,居住在裏面,不僅很舒適,還被老祖宗加以風水學知識進行宣揚,從而有了家庭幸福,財氣福氣雙收的良好局面。
當然,對於如今的年輕壹輩來說,關於房屋修建和購買商品房時,可能也就知道“坐北朝南”這個講究了。
要問及更多的知識,大多數人都只能無奈地搖搖頭。
畢竟只要戶型合適,價格也能承受,直接就選定了。
但在古代,老祖宗們居住的可不是樓房,而是自己修建的平房,不僅占地面積比較大,而且還帶有獨立的庭院,還可以栽種很多自己喜歡的樹木。
條件更好壹點的,甚至可以修建壹處四合院,壹家人居住在裏面,其樂融融。
不管是普通的平房,還是豪華的四合院,對於這句俗語:“日不曬根,口不吞陽”,都是適用的。
老祖宗在修建住宅的時候,也會充分考慮這句話所說的問題。
看似簡單的八個字,裏面卻蘊含了多個領域的知識,比如風水學,人文地理,歷史文化,甚至是基本信仰都包含了進去。
重點在於兩個核心詞,壹個是“曬根”,壹個是“吞陽”,正確理解它們的含義,才能正確解讀整句話的意思。
先來看前半句“日不曬根”,日是指的太陽,根是指的墻根。
言下之意就是,我們修建的房屋,不能讓太陽曬到墻根。
雖然光照很重要,但也不能壹天到晚都被太陽直接照射,這樣的房屋會特別熱,居住在裏面也就沒有舒適度了。
如今我們在選擇戶型的時候,也會充分考慮到這壹點。
再來看後半句“口不吞陽”,這裏的口指的是門口,陽也是指的太陽。
連起來解釋,老祖宗是說:大門要起到遮擋壹部分陽光的作用。
從風水學上面來看,壹處房屋的大門是很重要的,它是財氣和福氣的進口,不能太寬大,這樣會導致聚集起來的吉祥之氣很快就消散掉了。
所以古人在修建大門的時候,都很有講究,不會太大,既要保證美觀耐看,還要契合風水。
最重要的是,古人在家裏會設有專門祭祀祖先的祠堂,祠堂的大門如果起不到遮擋壹部分陽光的作用,就會導致整個祠堂都被陽光籠罩,這是對先祖的不敬。
古人最註重孝道,這也是中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美德。
正所謂“百善孝當先”,祠堂裏面不僅僅是供奉的先祖,更是壹個家族的信仰所在。
最後來總結壹下,老祖宗說的這句話“日不曬根,口不吞陽”,在壹些農村還有適用的余地,因為依然是平房和簡單的磚瓦房,也需要註意這些問題,這確實是修建房屋的壹項智慧。
但對於大城市而言,這顯然已經不適用了,已經被摒棄掉了,大多數年輕人也根本不知道有這樣的講究了。
對於大型的小區而言,房屋的門都是開發商設計好的,尺寸也都是標準的,因為要買標準的門。
關於朝向,大多還是坐北朝南。
那也得看具體的樓棟和方位,有些家庭預算不是很充足的情況下,也會考慮其他戶型的房屋。
現在都修建了地下停車室,壹樓其實也不存在潮濕的情況,所以不管是住在幾樓,大可不必被這些因素所困擾,唯壹影響的是,周圍是否吵鬧,影響到休息。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