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作為壹名運動員的好處和壞處是哪些?

作為壹名運動員的好處和壞處是哪些?

在競技場上,奪取金牌的運動員固然能壹夜成名,退役後極有可能是壹片坦途,而無緣金牌的運動員退役後的命運和待遇卻與奪金者有天壤之別。由於文化水平低導致就業難已成為無法回避的問題。

這壹現象除了可以用“成王敗寇”去解釋競技體育的殘酷外,其實我們有必要反思我國運動員的訓練體制與退役機制,以及現役運動員該如何改變現狀等問題。這也是即將正式出臺實施的《廣東省退役運動員就業安置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所提出的思考。

廣東出臺新政:鼓勵自主擇業及按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就業

雅典奧運硝煙尚未完全散盡,就傳出跳水王子田亮接到了香港英皇娛樂公司的壹紙合約。在眾多的運動員中,田亮無疑是個幸運兒,尚未退役就已為日後出路奠定了基礎,但壹批老隊員在雅典奧運結束後將無可避免地選擇了退役,他們現在擔憂的不再是運動成績,而是生計和出路。

從以往情況看,很多知名運動員退役後涉足商海,如前著名體操運動員李寧、前“五朵金花”之壹楊文意等人目前都在商海遨遊;有的著名運動員則遠赴重洋,在異國他鄉開創自己的事業,如目前在加拿大當教練的前“跳水皇後”高敏;當然亦有運動員退役後踏足政界,如前世界著名女子乒乓球冠軍鄧亞萍、前羽毛球女子雙打世界冠軍關渭貞目前分別任職於北京奧組委和廣州市體育局。

但那些寂寂無聞的運動員卻沒有這麽幸運,就業難成了他們退役後面對的首要問題。

9月初,廣東省政府在壹次常務會議上審議通過了《廣東省退役運動員就業安置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決定對退役運動員就業實行政府協助推薦就業與自主擇業相結合的辦法。

《辦法》中規定:鼓勵和支持退役運動員自主擇業自謀出路和通過進入高等院校學習按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就業。對獲得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世界杯賽、亞運會獎勵名次等佳績,具有高中(中專、技校、職中)畢業以上學歷,德才表現好,年度考核合格以上的退役運動員,由本人提出申請,經省體育局審核,報省人事廳批準錄(聘)用為幹部的,按幹部進行就業安置。

凡不具備錄(聘)用幹部條件的退役運動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按合同制工人就業安置或者自謀職業。為鼓勵運動員頑強拼搏,為國增光、為廣東增光,會議明確我省在奧運會、亞運會、全運會上奪得金牌的運動員退役後由人事部門負責安排工作。

廣東省體育局人事處處長鄒雲濤透露,重新制定退役運動員就業安置辦法是根據目前整個社會的用工制度作為背景的。

事實上,重新制定的《辦法》與以前最大的不同就是明確規定了“鼓勵和支持自主擇業自謀出路”,而“按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就業”則是根據最近十年有不少運動員退役後選擇進入高校進修所作出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以往那種“分配安排”的就業模式,明確希望和鼓勵退役運動員能提高自身文化素質,才能符合目前很多單位用工制度的要求。

文化水平低:退役運動員就業先天不足

不過,有業界人士也非常客觀地指出,該《辦法》起到的作用還是很有限。目前正在攻讀體育社會系博士的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系碩士研究生、華南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閑學系副主任楊忠偉表示:“退役運動員就業問題其實很早就已經提出了,目前這《辦法》仍是個‘治標難治本’的方案。《辦法》裏面主要是針對少數優秀運動員而言,對於其他大部分退役運動員來說仍是鞭長莫及。”

廣東有600名退役運動員難就業

據鄒雲濤透露的數字顯示,從1997年全國第八屆全運會至今,廣東目前仍有600多名退役運動員難以就業。當然,這“600名”顯然是個保守數字,但這已足以影響到運動隊的生存。鄒雲濤說:“運動員運動生涯有限,但他們需要吃飯,需要領工資,就業問題解決不了只能繼續占用運動隊的編制。目前有些運動隊老的(運動員)出不去,新的又進不來,嚴重影響了運動隊的新陳代謝。”

就業難,有很多客觀原因,但對於退役運動員來說卻有壹個不容忽視的先天不足:自身文化水平過低,專業技能有限。

舉國體制重訓練輕文化

運動員文化水平低與我國體育目前的訓練體制有很大關系。

楊忠偉分析了其中的主要原因:“我國體育訓練體制是舉國體制,把體育人材的培養建立在少年體校和專業隊。體校的文化課與壹般學校肯定會有差距,進入了體校的運動員從小就集中訓練,壹般都是半天上課,半天訓練。運動員肯定是要優先考慮運動成績,平常在訓練方面付出的時間肯定要比學文化課要多。壹些運動員雖然說擁有中專以上的學歷,實際上是初中水平,這就導致他們在與壹般大學生競爭就業時很難有優勢可言。”

據了解,美國體育的基本模式是“職業體育”+“學校體育”,將校間競技體育真正納入並成為高等教育整體規劃的壹部分,絕大多數運動員的出身都是大學生,而且是真正的大學生會成員。就算美國的運動員被運動隊自然淘汰後,但他依然擁有與其他大學畢業生壹樣的受高等教育時間。我國體育模式實行的是舉國體制,實際上是壹種“體校+專業隊”模式,運動員從小就是進入少年體校,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運動成績要求的提高,學習時間會越來越少,就算所謂的中專畢業或高中畢業,但實際的學習時間卻少得可憐。“舉國體制”模式為我國在體育領域帶來了極其輝煌的成果,但帶來的副作用就是我國運動員文化水平偏低。業界人士承認,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舉國體制”仍將會是我國主要的體育訓練模式,而且還將達到壹個新的頂峰。換言之,我國運動員文化水平偏低的狀況在2008年前難有實質的改善。

退役首選出路:入讀高校成時尚

據不完全數據統計,30%的退役運動員能順利找到工作,譬如壹些乒乓球、網球、籃球等運動員,因為其自身從事是熱門項目;15%的退役運動員則很難找工作,需自謀出路,就算留隊當教練都比較困難,因為運動隊的教練編制有限,譬如舉重、擊劍等;極少數著名運動員退役後,就算壹些單位不吸收也不用愁,畢竟他們有壹定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名氣;另外,將近有50%的運動員退役後都選擇入讀高校。

楊忠偉透露,現在運動員都意識到自身文化有待提高,很多都選擇進入高校充實提高。這對高校和運動員來說,都是個不錯的選擇,也是壹種比較理想的運動員退役機制。壹方面是目前很多高等院校致力發展競技體育,需要有專業運動員參加訓練,以便代表學校參加比賽,贏取名次;另壹方面由於運動員自身基礎偏低,為了退役後能找到壹份好的職業,運動員需要進入高校充實自己。客觀存在這樣的供求關系,自然也就成為了目前大多數運動員謀求出路和充實自己的首選方式。

個案壹

馮雲,2002年釜山亞運會女子100米跨欄冠軍。

攻讀運動管理畢業留校當教練

2000年,當時24歲且在國內田壇已經屬於知名運動員的馮雲選擇了華南師範大學的運動管理專業。在校攻讀本科學歷的四年間,馮雲先後代表廣東省參加了2001年全國第九屆全運會、代表中國參加了2002年釜山亞運會,此外她還曾多次代表華南師範大學參加高校級別的比賽,其中今年7月份,馮雲代表華師大出賽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為華師大贏取了寶貴的壹枚金牌。

“當時讀大學就是想拿個文憑,在我參加完釜山亞運會後就想退(役)了,快點把書念完,但後來想了很多也看到很多運動員找工作的困難,我最終還是改變了主意。我向學校提出申請,希望自己畢業後能夠留校當教練,將自己的壹些經驗和技能傳授給師弟師妹們。”馮雲的申請得到了華師大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

目前,馮雲已經本科畢業。用她的話說,自己的身份比較特殊,壹方面既是華師大的教練兼隊員,有資格代表華師大參賽,另壹方面仍是廣東省田徑隊中的壹員,代表廣東省參加全國各類田徑比賽。

像馮雲這樣“賽而優則教”已成為了部分經過高校教育的運動員選擇退役和擇業的另壹方式。

個案二

譚睿庭,曾為廣東省男足隊長

入讀中山大學畢業考取公務員

作為過來人,曾代表廣東省參加2001年第九屆全運會男足比賽的譚睿庭“成功轉型”值得眾多現役運動員謀求改變現狀作參考。“做運動員不要只是為了錢和名利,我現在畢業後仍覺得學習機會難得,而且讀了書後我才發現自己以前在運動隊時很多方面都缺乏,文化基礎不用說,就連為人處事方面都與壹般大學生有很大差距。這些差距當運動員時很難去察覺,但讀了書後就體會很深。所以,無論是當運動員還是出來工作,讀書好處很多。”

當時20歲的譚睿庭是廣東省男足隊長,入選過國家青年足球隊。九運會後,他毅然放棄了成為職業球員和入選更高國字號球隊的機會,全心全意讀書並以優異的成績入讀中山大學。今年,譚睿庭不僅本科畢業,還順利考取了公務員,目前的他已成為廣州市檢察系統的壹員。

專業知識與大學生仍有差距

“盡管有將近50%的(退役)運動員入讀高校,但這不能保證他們畢業後100%找到工作。他們的運動專業技能是沒有問題,但專業知識和理論與壹般大學生相比,還會有壹定的差距。

楊忠偉的分析實際上也提醒了很多現役運動員,需要抓緊時間去充實自己,不要等到退役後才想出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