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妳知道“厝”在閩清人心中有著怎樣的地位嗎?

妳知道“厝”在閩清人心中有著怎樣的地位嗎?

閩清人管家或房屋叫“厝”,比如轉厝,就是回家的意思。閩清鄉下的老宅隨處可見,有宏琳厝、四樂軒、坪街村冬籌寨、茶口村可霖厝、乾上村芝田宮、新壺村良衡厝等規模較大的古民居,更多的是安靜地散落在田疇鄉間的普通老宅,在高低堆疊的蒼綠底色中尤顯蒼老,透著別樣的美。

溫暖可親的厝,每天都在上演著方言版的生活劇,平淡卻鮮活。妳看,烏黑的瓦片,壹片接壹片,壹桁接壹桁,密密麻麻鋪在厝頂上,嶙峋千瓣、層疊交錯。瓦片下,是泥土高墻,和濃厚的鄉村生活氣息。多少“轉厝”的腳步,多少遠行的叮嚀,也有壹些爭拌,更多的是歡笑,還有那條壹刻不歇轉來轉去的土黃狗。椽柱上垂著幾把從山上采來的草藥,在就醫不方便的年代,頭疼腦熱也不怎麽怕了。天井上放著簸箕,攤晾著豆幹筍幹等,墻角下堆著的是沾了泥巴的鋤頭。檐角如果能有燕子銜泥築窩的燕子,那主人家是極為歡喜的。

厝幾乎就是壹個人的精神地標。舊時,農民還只是農民,和城市裏的工人是幾乎不怎麽照面的,也還沒有“農民工”這個不怎麽讓人舒適的稱呼。農民幾乎壹輩子也不離開厝,而是單純地在厝邊田地上辛苦勞績的人。他們雨天穿著蓑衣戴著鬥笠,晴天不穿蓑衣但仍然戴著鬥笠,扛著鋤頭走在田埂地頭,這種穩定竟然還沾染了壹點詩意呢。人的壹日三餐都在厝裏,壹年四季都在厝裏,壹輩子到頭的光陰,從出生、成長、結婚、生兒育女,厝都做了見證。南方的梅雨季,每年都要來的,沒有厝,何處去躲開那壹身潮濕?南方的日頭,也是很毒辣的,沒有厝,何處去躲開那壹身臭汗?

不知從何時開始,去外地求學的人多了,去城裏打工的人多了,厝裏變得冷清了,厝裏的老人也更老了。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見到壹點熱鬧的氣息。但那已不是生活的氣息,更像是壹次精神的朝聖,源於適應了喧囂都市生活的人們心底那濃的化不開的鄉愁。故鄉的厝啊,且讓遠方的我們,在夢裏把妳壹遍遍深情想望!

所以,厝是閩清人獨有的精神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