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佛教八識是什麽,佛教八識中的第八識是什麽

佛教八識是什麽,佛教八識中的第八識是什麽

以下摘自劉元春著《淺談第八識》

佛教《成唯識論》依“五教正理十因。成立第八阿賴耶識,確定第八識之存在,並對其性相作了細致的分析。

第八識梵語名阿賴耶,譯為藏識,有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三個含義。能藏是指第八識能含藏善惡業的種子,象倉庫壹樣。善惡業的種子是第六識的思慮心(即第七識)所造,有身、口、意三種,概指人的全部行為。所藏就是由前七識薰習諸法的種子在第八識中,諸法是能藏,第八識是所藏,它本身已成為諸法的壹部分,我愛執藏是第八識恒常被第七識執為自我,而不暫時舍棄,與第七識永遠相伴。

第八識如何生起的呢?它也是因緣和合而成。其外緣是由根、境、作意,種子四種組成。根即指第七識是第八識的所依,兩者互為所依根;境即指根、身、器界,綜合而成;作意是指第八識恒常現起的功能;種子即善惡無記三種。四緣具足使第八識生起。由於第八識是隨業受生,而不造業,也不染汙種子,所以其特性是無覆無記的;因此,它是恒常相續而不加審察的。第八識所緣的境是性境即有實體實用的境,其量為現量,而真實不繆,並與前五識心所遍行,而任運隨緣有明顯的境界演變。它在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六道之中輪回。當人的善業種子力量強大時,則生人人,天界,受人天果報;當惡業種子力量強大時,受地獄、餓鬼、畜生三途苦報。當有情眾生投胎時,它最先人母胎j而當眾生命終寸,它又最後離去。因此,第八識其體相廣大無盡,即如《八識規矩頌》中所說:“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

第八識有三相,即自相、因相、果相。自相即阿賴耶識本身,以能藏、所藏、執藏之義來顯示;因相即指壹切種子識,它能執持諸法的種子令不失散;果相即異熟識,它有異時而熟,異類而熟、變異而熟三義,它能引發有情於諸界趣生善惡業的異熟果。這種特點,既明第八識對人類及所有眾生都具有因果報應的力量,妳只要有了善惡或無記(非善非惡)業力種子,不論何時何地,那怕相隔多麽久遠它都會起著作用。人們平常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之類的勸善警策,就說明了這壹道理。

那麽,第八識到什麽境地才能完全成為清凈無染的種子力呢?這只有通過修行,證得佛的果位,成為清凈無漏的大圓鏡智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