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長沙》中對於長輩,大爺和奶奶,他們是最淳樸的中國勞動人民的代表。大爺是典型的族長形象,也是我們常說的土豪。對內,他威嚴,家中不論大小事,都得經他判斷裁決;他慈愛,對家中小輩,他的關心愛護溢於言表。對外:他無所畏懼,當國軍來征糧,他義正言辭的拒接,因為他知道他的糧食曾經被他們低價收購然後高價賣於黑市;對於日軍,他寧願將囤積的糧食燒光也不留壹粒米給他們。同教科書上灌輸給我們的土豪劣紳相比,我更相信,是這樣的大爺爺撐起了我們的民族。而奶奶同樣用自己的裁縫手藝在離開胡家後,撐起了壹家人。男主外女主內,在這樣的傳統觀念下,奶奶更像是這個家的保姆,她把更多的關心放在了家裏,放在了子女上。雖然電視劇對他們著墨不多,當時卻讓我記憶猶新,我想就算是現在,大部分的爺爺奶奶形象也是這樣,威嚴慈愛。
另外壹對長輩,胡長寧夫婦。胡長寧是壹個酸腐的知識分子,他飽讀孔孟之學,壹副臭老九的形象,連自己的女婿對他也是各種嘲笑和不服。但當最後時刻來臨之際,他選擇了舍生成仁,作為壹個知識分子,這也是最高境界了。他最後同奶奶的壹番話,確實有些讓人心酸,在和平年代,他可以站在學堂之上,教書育人,但當戰爭來臨之際,他手不能握刀,肩不能扛槍,只能用生命來證明他的氣節,可嘆可嘆。
還有個不得不說的人物胡小滿,姐夫眼中,他跟姐姐是家裏的混世魔王,成天無所事事,凈給家裏惹麻煩。他不懂得戰爭得殘酷,成天圍著金鳳轉,心中無家也無國。但當家破人亡之後,他從壹個男孩變成了男人。男人就是這樣,沒有經歷就不會成長,永遠是個孩子。 最後來說說我們的主角,小夫妻顧清明和胡湘湘。這部劇的重中之重,壹對戰火中成長起來的小夫妻。郎有心,千裏報國,誓不殺敵不還家;妾有義,癡心不改,日思夜想盼郎歸。不同於其他電視劇的紅色夫妻,他們沒有***同的革命理想。顧清明留學海外,回國後只為報效祖國,抗戰殺敵,而胡湘湘與他的緣分開始只是因為家裏人希望她能嫁人離開長沙,遠離戰火。長沙城很大,各種偶遇雖然戲劇性很強,但剔除這些因素後,妳會覺得他們的愛情彌足珍貴,在大時代,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小情感深抓人心。顧清明不是什麽英雄,他代表著千千萬萬為了驅除外敵,保家衛國的小人物,他沒有什麽太多的光輝事跡,最後他將第十軍的事跡告訴大公報的記者。他更像這場戰爭的觀察者,他還原了在這場戰爭的種種事件,讓人們能客觀的去了解他。而湘湘則從壹個懵懂的少女轉變成幹練的女護士,她更多的心是放在顧清明身上。日夜照顧從戰場回來的士兵讓她更明白能從戰場平安回來是壹件多麽不容易的事。戰爭不是壹兩個英雄的事跡,它是不計其數的中華兒女用生命堆砌起來的事件。 最後想說下,近幾年出現了越來越多表現國軍正面抗戰的電影和電視劇,這本身就是壹種進步了,希望將來有更多好的抗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