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5句“爛口頭禪”,可能毀掉壹個孩子!

5句“爛口頭禪”,可能毀掉壹個孩子!

5句“爛口頭禪”可能毀掉壹個孩子

壹句話,能成就孩子,也能毀了孩子:好的父母嘴上都有壹條拉鏈,不該說的話堅決不說,用心呵護孩子成木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千萬別忽視語言的威力。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往往傷孩子最深,而不自知。

看看妳是不是也正在說著這些口頭禪,傷害著孩子

1、妳怎麽這麽笨啊

“妳真笨!”

“妳是豬腦子嗎?“

“妳怎麽這麽笨呀”

這些話,應該很多父母對自己的孩子說過。家長對孩子無心的壹句話,孩子不僅心裏記著,孩子的身體也忘不了。

家長給孩子貼上的這些標簽,讓孩子感受不到自我價值,他們會本能地認為自己不好,久而久之內心就變得自卑。

即使長大成年,也不敢活出自我。

做任何事都會懷疑自己,總覺得自己不可能。

2、妳和妳爸(媽)壹個德性

“妳和妳爸壹個德性,真的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裏,父母就是整個世界的中心。父母對另壹半的詆毀和否定,也是對孩子的否定。

教育專家用研究表明: 絕大多數孩子的自卑感是由父母誘發的。

有些父母就是自私的,只管自己心裏好受,卻從不去考慮孩子的感受。

孩子沒有生活在父母相互否定的家庭中,亦不會是壹個犧牲品。

3、再不聽話我就不愛妳了

“再不聽話,媽媽就不愛妳了。“

“媽媽,我會聽話的,妳壹定不要不愛我。”那無助的哭聲和祈求的語氣,道盡了壹個孩子所有的不安。

我們總以為,只要能讓孩子乖乖聽話,說壹句“不再愛妳”沒什麽,可就在壹次次逼孩子乖乖聽話的背後,消耗的是孩子對我們的信任和愛。

作家張德芬說:每個人的內在都有壹個童年時因為缺乏愛和認同而造成的黑洞。

在這種“有條件的愛”環境下成長,孩子會沒有安全感,在感情中會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可能壹生都無法自如做自己。

4、妳看人家孩子就比妳好

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調研顯示,在孩子心中,最不喜歡家長說的五句話,其中就有壹句是:妳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父母不經心的話聽在孩子心裏不僅僅代表著父母對他的否定,更讓孩子感覺被父母嫌棄。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擁有他人的賞識。壹個沒得到過父母認可的孩子,他們不會覺得父母有什麽不對,只會認為是自己不好。

有的孩子,壹生都在渴望能夠得到父母的認可。

5、我不都是為了妳嗎?

“我不都是為了妳嗎?我都是為了妳啊!”

《小歡喜》中宋倩對女兒撕心裂肺地哭喊的壹幕,讓觀眾久久不能忘懷。“我把最好的都給了妳,妳還要怎樣?怎麽就不能爭點氣呢?”

這看似“偉大”的自我犧牲壓制孩子,孩子也永遠無法成為自己。

“妳認為孩子是什麽樣他就壹定會成為妳說的樣子。”父母的壹句話能成就孩子,也能毀了孩子。

說話是最不需要成本的。好好說話卻考驗著作為父母的智慧和格局。

願每壹個孩子都能有壹個讀懂他們的父母;願每壹個父母,都能讓說出的話,給予孩子力量。

Papi醬曾在壹次采訪中這樣說道:我們這代孩子,從小聽得最多的就是:“我壹切都是為了妳而活”;“爸爸媽媽砸鍋賣鐵也要如何如何”;“如果當初不是為了妳”。這些我們常聽到的話,雖然都知道父母是為了我們好,可也深深地傷害了我們。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千萬別忽視語言的威力。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往往傷孩子最深,而不自知。

壹句話,能成就孩子,也能毀了孩子;好的父母嘴上都有壹條拉鏈,不該說的話堅決不說,用心呵護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