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運動需要了解的10個小知識:
1、運動並非流汗才有效:人的汗腺天生不同,有活躍型和保守型之分。運動是否有效與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有關。
2、正確的跑步姿勢不會增加小腿肌肉:跑步後暫時性的腿粗是鍛煉後肌肉充血膨脹所導致,並不是小腿上長肌肉。正確的跑姿絕對不會增加小腿肌肉。
3、鍛煉後肌肉酸痛說明鍛煉的動作有誤或者是訓練過多:肌肉酸痛分為運動時產生的急性酸痛與延遲性肌肉纖維損傷。急性肌肉酸痛是由乳酸堆積刺激末梢神經而導致,並不會增長肌肉。酸痛強烈可能意味著動作錯誤或是過度訓練。
4、訓練時選的重量因人而異,並非越重越好:動作規範比大重量重要的多,寧輕勿假。選取重量時要因人而異,因動作而異、因目標而異。
5、腹肌明顯不代表力量強大:每個人都有腹肌,是否顯露出來與體脂含量有關。有腹肌的人腹部力量不壹定比沒有腹肌的人強。要想腹肌顯露不僅要增肌,還要減脂。
6、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的區分不僅靠時間:壹項運動是否是無氧和有氧主要取決於其供能系統、運動強度,然後才是時間。區分有氧和無氧運動最簡單的方式是運動強度。對個人來說,運動強度較大或很大便可以算作無氧運動。
7、連續有氧運動都能減脂,而並非超過30分鐘才能減脂:減脂的本質是攝入熱量小於消耗熱量。只要運動都能消耗熱量,同時間內,減脂效率最高的運動是高強度無氧間歇訓練,也就是HIIT。
8、停止運動後,肌肉並不會變成脂肪:肌肉和脂肪是兩種不會互相轉化的物質,通過鍛煉消耗脂肪可以提高肌肉的比例及基礎代謝率。
9、女生鍛煉肌肉也很難成為肌肉女:肌肉並不好練,需要大量的訓練和規律的飲食休息。女人的荷爾蒙分泌遠遠低於男人,不利於促進肌肉生長。
10、想鍛煉哪個部位也沒必要天天不間斷訓練:鍛煉後的肌肉需要休息和修復,不宜每天高強度鍛煉同壹部位。健身需要的是長期堅持,不過休息間隔時間也不宜過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