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河南有哪些好喝的羊肉湯

河南有哪些好喝的羊肉湯

河南境內大多屬於北方,飲食文化也是典型的北方文化特征,和北方其他地方壹樣,也喜歡吃羊肉,喝羊肉湯。前幾天寫了壹篇山東的羊肉湯的文檔,跟貼看的人比較多,今天就來寫壹寫河南的羊肉湯,歡迎大家交流,方面朋友們出行 旅遊 或出差到不同的地方品嘗不同地方的 美食 ,交流壹下飲食文化。

壹、洛陽羊肉湯

我認為,河南最有名氣最正宗好喝的當屬洛陽的羊肉湯了,在河南洛陽,喝湯差不多就等於吃飯,洛陽人的湯食文化應該是全國最豐富的,洛陽人吃面都是問“喝湯了沒有”,不像是其他地方見面問候“吃飯了嗎”。

洛陽的羊肉湯的熬制方法是先煮骨頭,這種做法與前文介紹的滕州羊肉湯相似,只不過大多煮骨頭的時間不如山東那個地方的煮的時間長,洛陽人煮羊骨頭才半個或者壹個幾個小時,山東的煮湯時間長,少的也大半天,長的壹天多。骨湯煮好後再放下羊肉和料包,洛陽煮羊肉的料包種類也比較多,壹般20多種配料,配料包去膻去腥,成份化到湯裏有藥繕作用。熬好的羊肉湯也講究湯汁潔白溫潤,如牛奶般醇厚。

洛陽人氣高的羊肉湯館比較多,比如鐵謝李松羊肉湯館,布衣羊肉湯館等。

二、靈寶羊肉湯

原來的河南靈寶縣,現在改為市了,屬三門峽地區,這裏有山有水有黃河,典型的黃河流域飲食文化特征,靈寶羊肉湯也是北方黃河流域的傳統風味吃食,在食材的選用上比較講究,必須是1-2年的公羊,鮮骨鮮肉,清水浸泡6-8小時,再用5-8小時的大火熬制,熬出來的湯色乳白。靈寶羊肉湯的獨特做法是“大鍋熬湯、單鍋燴制”。把熬好的大鍋湯分盛入小鍋,添加佐料和湯料,放入羊肉、羊血、紅薯粉條及蒜末、姜絲,再小鍋燴制,盛入湯碗,撒上蔥花、香菜,壹碗靈寶羊肉湯才算做好,壹碗好喝的靈寶羊肉湯濃而不臊,香而不膻,辣而不辛,鮮活清爽,味和綿長”,肉爛湯白辣子紅,味鮮香濃燒餅脆,形成了這裏比較有特色民俗風味。

如果到靈寶出差 旅遊 ,可以到尚家羊肉湯館,這裏店面比較大。

三、開封羊雙腸湯

“羊雙腸”又稱“羊霜腸”,這種湯是從清朝時期街頭挑擔小吃發展起來的, 天冷時看到羊腸外壹層薄油似霜,即名“羊霜腸湯”。這種 湯的做法是羊腸灌上羊血煮熟後切段,與羊腰、羊胎盤等其他羊雜壹起入鍋再煮,煮到湯色澤紅、白、綠相間,醇香無膻,湯鮮肉美。 因這種湯的做法還可用牛的大小腸,所以與“羊雙腸湯”齊名的還有“牛雙腸湯”。

現在的開封雙羊腸不再是街頭挑擔小吃了,許多店面做得比較大也比較正規,成為地方有名的小吃,到開封 旅遊 出差,可以去孫記羊雙腸湯館嘗嘗這種獨特的食品。

四、汝州羊雜炣湯

羊雜炣是汝州的壹道名吃,雜炣,就是將羊身上能食用的器官混在壹起做成的湯。做壹碗好的雜炣湯,尤費功夫,比如羊頭要燎毛剮褪刷凈,羊腸羊肚要反復沖洗,羊肝、羊心,羊肺要涼水反復浸泡等。

煮雜炣湯,要將骨頭下鍋先煮,撇凈浮沫後大火熬制兩個半時辰,再將開水焯過的羊頭、羊肝、羊心,羊肺、羊肚、羊腸等放在壹塊同煮,再放入生姜、草果、八角、香葉、大蔥、辣子等的各種調料,再用小火慢燉,等到香味完全進入肉後,撈出羊頭拆骨,其他雜炣放涼後改刀,堆放盤中。而骨頭羊架剔肉抽髓後再丟鍋裏煮成原湯。

汝州羊雜炣在清代就有多家經營,現在有許多店做的比較正規。

五、河南禹州羊肉湯

禹州屬於許昌地區,這裏的羊肉湯做法比較雜,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派做法,壹派是嗆鍋羊肉湯, 以丈地羊肉湯和老胡家為典型代表,二派沖湯羊肉湯,城區內多以鐵旦、吳老大、海家等為代表,各家羊湯各具特色,做法和味道大同小異。

丈地羊肉湯,是典型的熗鍋羊湯,先將生鮮羊肉切成薄片放入鍋內熗炒,而後烹入事先熬制好的羊湯,加入佐料和蔥花香菜等,出鍋後再淋入辣椒油等調料。

禹州花石鄉多山崗地,適合養山羊,花石羊肉湯也遠近聞名,它以當地羊肉為主料,配以金針菇、禹州粉皮、西山木耳、優質大蔥以及多種調味料精制而成。

花石羊肉湯湯濃味美,肥而不膩的口感,成為禹州 歷史 悠久的地方風味名吃。

總的來說,河南多平原,山東多山地,飲食文化上有差別,羊肉湯的做法也有區別:

1、山東的羊肉湯的熬制方法上更豐富更復雜,有白湯清湯骨湯藥繕湯等,熬湯的時間也更長,短則大半天,長則壹天多幾天多,調料調味品也更多,比如萊蕪金家羊肉湯使用的佐料多達100多種。

2、河南羊肉湯的配料更豐富,如粉條金針菇等,廣泛的使用壹些配料,而山東的羊肉湯的吃法就簡單多了,就是喝湯吃羊肉,與河南喝湯下飯相比,在山東喝羊肉湯吃的大餅更像是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