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灘坑水庫(人工湖)征名活動組委會辦公室獲悉,備受麗水人民關註的灘坑水庫(人工湖)征名壹事有了結果——從全國各地征集的3640個名字中“過關斬將”的“千峽湖”,最後奪魁,並且在工商部門註冊了相關商標。至此,灘坑水庫正式更名千峽湖,邁出了旅遊開發的第壹步。
灘坑水庫湖面面積70多平方公裏,是全省第二大人工湖。庫區橫跨青田、景寧兩縣。從2009年灘坑水電站下閘蓄水開始,灘坑水庫的旅遊開發工作就被提上議事日程。在我市相關旅遊規劃中,灘坑水庫的未來方向是生態旅遊度假勝地。
灘坑水庫作為我市旅遊發展的重頭戲,如何取個好名字,影響著今後灘坑庫區的旅遊開發、綜合利用,更事關青田、景寧兩縣的長遠發展。於是,我市專門成立了由市委宣傳部、市發改委和旅遊局組成的灘坑水庫(人工湖)征名活動組委會,從3月1日開始,通過《麗水日報》、《處州晚報》、麗水網、麗水在線等媒體,面向全國為灘坑水庫征名。壹個月後,***征集到3640個名稱。
經過初步篩選,千峽湖、景青湖、鶴鳴湖、飛鶴湖、飛龍湖等相對集中的名稱作為候選。考慮到灘坑水庫今後的主打方向之壹是旅遊,名稱應該具有商標開發利用價值,組委會將候選的名稱進行商標類別查詢。5月21日,征名組委會向有關方面代表人士發放了征求意見表,同時向青田、景寧兩縣征求意見。
結果,“千峽湖”以高票當選。這個結果,吻合了組委會的考量——灘坑水庫整個湖面峽灣非常多,“千峽環湖”的壯麗景象給人無限遐想,可媲美千島湖,正好突出今後灘坑水庫要突出峽灣經濟、發展峽灣旅遊之義。
為了更好地保護“千峽湖”,在取名的同時,我市還積極做好“千峽湖”的商標保護。經過多方努力,我市對“千峽湖”名下的45大類490個群組的近700個商品或服務項目提出了商標註冊,“目前,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全部受理了我們的申請。”市工商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花了少量的錢,保護了盡可能廣的範圍。
有業內人士表示,千峽湖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旅遊業發展前景不可限量。如何打響千峽湖的名氣,開發出千峽湖的特色,還需要做好科學的前期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