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殘陽如血”的出處和意思分別是什麽?

“殘陽如血”的出處和意思分別是什麽?

意思是:夕陽鮮紅,像血的顏色。

出自現代革命家、文學家毛澤東於1935年創作的壹首詞《憶秦娥·婁山關》,此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從內到外勾勒出壹幅雄渾壯闊的冬夜行軍圖,描畫了紅軍長征中征戰婁山關的緊張激烈場景。

全詩如下: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譯文如下:

凜冽的西風正猛烈地吹著,大雁鳴霜,曉月當空。曉月當空,馬蹄聲零碎而又紛雜,軍號聲聲沈郁低回。

不要說群山起伏像鐵般難以逾越,而今讓我們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陽光華赤如血。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會後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了軍事指揮小組。為了繼續長征,紅軍經婁山關北上,準備於瀘州與宜昌之間渡過長江;但遇到阻礙,毛澤東果斷地決定二渡赤水,折回遵義,於是再次跨越婁山關。

此後婁山關大捷,詩人在戰鬥結束不久即揮筆寫下此詞。

作品賞析

綜觀全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壹體,水乳交融。而且其結構的獨特之處還在於上闋沈郁,下闋激昂,上闋取冷色調,下闋取暖色調,色彩對比強烈,感情對比亦同樣強烈,上下闋的強烈對比,恰恰反映了作者的樂觀主義精神和作為壹代偉大指揮若定的氣魄。

通篇只有四十六個字篇幅雖短,但雄奇悲壯,氣勢如虹,寥寥數筆,“份量”很重,像壹幅出自大師手筆的簡筆畫,筆簡而意無窮,勾勒出壹幅雄渾壯闊的冬夜行軍圖,表現了作者面對失利和困難從容不迫的氣度和胸懷。

百度百科——《憶秦娥·婁山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