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是什麽意思?

“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是什麽意思?

“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意思是:樹想要平靜下來但風卻偏偏不止地吹動它,子女想要孝敬長輩但他們卻不等我們先離開人世了。

1、出處:《孔子家語·卷二,致思第八》

2、原文:

孔子行,聞哭聲甚悲。孔子曰:"驅,驅,前有賢者。"至,則臯魚也,被褐擁鐮,哭於道傍。孔子辟車與言曰:"子非有喪,何哭之悲也?"

臯魚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學,遊諸侯,以後吾親,失之壹也;高尚吾誌,閑吾事君,失之二也;與友厚而少絕之,失之三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誡之,足以識矣。"於是門人辭歸而養親者十有三人。

3、譯文:

孔子出行,聽到有人哭的十分悲傷。孔子說:"快趕車,快趕車,前面有賢人。"走近壹看是臯魚。身披粗布抱著鐮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車對臯魚說:"妳家裏並非有喪事,為什麽哭得如此悲傷呢?"

臯魚回答說:"我有三個過失:年少時為了求學,周遊諸侯國,沒有把照顧親人放在首位,這是過失之壹:我的誌向高遠,卻因利益去輔佐奢華的君王,這是過失之二:和朋友交情深厚卻因小事和他絕交,這是過失之三。樹想靜止不動,風卻不停息的吹;子女想要贍養親人,親人卻已不在!逝去就永遠追不回來的是時光;過世後就再也見不到面的是雙親。請讓我從此告別人世吧。"於是站立不動,枯槁而死。

孔子說:"同學們應引以為戒,經歷過這件事,足以讓人知道該怎麽做了。"於是,孔子的學生有十三人辭別回家贍養雙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