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我知道,平時偶爾我也喜歡看看壹些的航空方面的事記,了解了壹些航 空方面的知識,下面就讓我來跟大家分享壹些這方面的知識吧。
我國第壹架飛機是在1954年生產的,在南昌? 飛機廠生產的。
1954年,新? 中國誕生了壹架舉足輕重的飛機——初教-5。該機於1954年7月3日首飛上天,7月26日,舉行了隆重的“初教-5”教練機試飛典禮大會。
初教-5,它是中國南昌飛機制造廠參照外國壹架教練機仿制的初級教練機,是壹款後三點串座布局的單發螺旋槳飛機,該機為單發雙座輕型教練機,安裝壹臺M-11型活塞式發動機,配備航行儀表、發動機儀表、無線電臺和半羅盤、機內通話設備等,廣泛的應用在飛行培訓領域。
在1953年前後的時間,我國只會簡單的維修飛機,並不掌握飛機的制造技術。在這樣的條件和形勢下,我國從各行各業挑選出精英,組建了初期的航空工業團隊。他們有來自鋼鐵冶煉、鐵路建設、政府? 機關等領域和不同的工作崗位,經過不懈的努力,就是這些門外漢開創了新中國航空器制造領域的新篇章。
當時很多人聽到這個消息後,給予了高度的贊譽: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這是壹件開天辟地的大事兒。由此可見,航空工業對於壹個國家的穩定,具有多麽重要的作用。?
此外,設計制造中國第壹架飛機的人是馮如。
中國第壹個飛機是馮如在1909年制造出來的,據資料記載,1909年9月21日黃昏時分,馮如與助手們在派拉蒙特山丘下壹個麥田中試飛 ,可惜飛行不久因故墜下,據說修改了十多次,才得以成功。他的飛機飛行高度達210米,速度達到每小時105千米,沿海灣飛行距離曾達到32千米。
這是中國人制造的第壹架飛機和第壹位飛行員了。馮如在第壹次試飛受挫後,又經過多次試制,終於在1910年7月制造出壹架成功的飛機,也曾在國外作過試飛表演多次,那架飛機采用75馬力的發動機。
由此可見,馮如設計的飛機在功能方面非常的局限,也不是在我國地區制造的。1954年南昌飛機制造廠制造的初教-5才是我國仿制的第壹駕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