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自然界如果有知,它會體察到興盛與衰敗這條不可改變的法則。不斷地變異、不斷地發展、不斷地前進,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出自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①天若有情天亦老:借用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詩句: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原詩說的是漢武帝時制作的極貴重的寶物金銅仙人像,在三國時被魏明帝由長安遷往洛陽的傳說。
②人間正道是滄桑:人間正道,社會發展的正常規律。滄桑,滄海(大海)變為桑田,這裏比喻革命性的發展變化。古代神話:女仙麻姑對另壹仙人王方平說,他們相見以來,東海已經三次變為桑田。滄桑,變化也!
這兩句很好地表達了人生的哲理和生活的真諦,表明事物是不斷向前發展著的,誰也不能逆歷史潮流而行。
擴展資料《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是近代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於1949年創作的壹首七律。詩中首聯描繪了解放軍渡江解放南京的雄偉場面;頷聯贊頌了南京解放所取得的歷史性勝利,抒發了歡慶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頸聯概括了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思想;尾聯闡明了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對全詩的思想做出哲理性的總結。
全詩表現了人民解放軍徹底打垮國民黨反動派的信心和決心,表達了詩人解放全中國的必勝信念,格調雄偉,氣勢磅礴,雄壯有力。
這首詩風格豪放,筆意雄奇,在藝術上值得稱道的有兩點:壹是敘事與議論、詩情與哲理的完美結合,是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與詩人的多方智慧相結合的藝術結晶;二是典故運用生動貼切、深刻到位,是歷史典故和現實鬥爭結合得恰到好處。
全詩運用了七個典故,這首詩也是毛澤東詩詞中運用典故最為綿密的詩作之壹。
名家點評
1、近代文學家郭沫若《“百萬雄師過大江”——讀毛主席新發表的詩詞之壹》:這壹首詩是紀念南京解放、慶祝革命勝利的萬古不磨的豐碑。?
2、現代小說家劉白羽《創造新世界的頌歌——讀〈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這首七律,是毛主席壹組戰爭題材詩詞中最後壹篇,也是寓意十分深遠、氣象十分宏偉、格調十分崇高的珍貴的詩篇。
毛澤東(1893—1976年),字潤之,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詩人,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著有《毛澤東詩詞》《毛澤東文集》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