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雖然是根據小說改編的,不過裏面大多數歷史場景都是真實的,那麽元載結局怎麽樣呢?元載是好人還是壞人?下面壹起來了解下。
長安十二時辰元載結局怎麽樣?長安十二時辰元載是好人還是壞人?
在《長安十二時辰》的原著中,元載是壹個非常利己主義的人,他雖然不是反派,卻做了很多的壞事,可就是這樣的壹個人,最後竟然還好好活著,結局也沒有被懲罰。
元載這個人非常的精明,可以說他利用了身邊所有可以利用的人,只為往上爬,壹開始他為了獲得永王的信任,構陷了張小敬,通過幾條證據就把張小敬送進了監獄,而後來他又用同樣的方法陷害了封大倫,他以為自己做的天衣無縫,其實都被檀棋看在了眼裏。
壹開始的時候,元載是想在永王身邊辦事,可是後來他的野心越來越大,然後在緊要的關頭救了張小敬,只是為了贏得皇帝的信賴,這也是為什麽最後的時候元載那麽痛恨張小敬,卻反過來幫張小敬的原因。
元載最經典的壹句話就是“人性從來都是趨利避害,可以背叛忠義仁德,但絕不會背叛利益。所以只要這事於我有利,姑娘妳就不必擔心我會背叛。”,這短短的壹句話,就是元載性格的所在,他壹直都是壹個利益至上的人。
元載這樣的人才是真的恐怖,因為在他面前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元載在《長安十二時辰》中是個反派。
元載出身貧寒,可能是早年窮怕了,掌權後大肆貪汙受賄。他善於用重金收買內線,想必壹定深諳金錢的力量。元載不僅自己貪,連老婆和兩個兒子都爭著貪。史載:士之求進者,不結其子弟及主書卓英倩等,無由自達。元載倒臺後,代宗皇帝曾對親信提壹起壹事:當時有個地方官向代宗進貢了壹個直徑九寸的琉璃盤。代宗皇帝看了當寶貝壹樣。等抄了元載的家後發現那個地方官獻給元載的琉璃盤都是直徑壹尺的。元載抄家後,還抄出胡椒八百石(相當於現在的42噸)。要知道在唐朝,胡椒可是高檔的進口奢侈品,甚至還可以作為貨幣直接使用。在唐玄宗時期,見楊貴妃帶兩斤胡椒當見面禮就夠了。元載家抄出42噸是什麽概念!
元載專權、納賄自然遭到皇帝的嫉恨。開始代宗皇帝念在他幫自己除掉兩個大宦官的份上,還不想對他下死手。先是代宗找元載談話,讓他收斂壹些。但壹向善於窺測皇帝心思的元載已經利令智昏,居然把代宗的警告當耳旁風,不悔改、不收手。這令代宗無法忍受,決心除掉元載。代宗皇帝擔心左右泄密,就只找自己的舅舅左金吾大將軍吳湊商量。正好有人告元載夜醮圖為不軌者,於是代宗皇帝命吳湊將元載及其兒子和主書(秘書)卓英倩壹起拿下。壹審又審出了元載在皇帝身旁的內線董秀。於是左衛將軍、知內侍省事董秀被杖殺,元載被賜死。元載臨死前央求執行的人:“給我死個痛快!”執行的人說:“相公妳得受點侮辱,別怪我啊”,說完脫下自己的臭襪子塞在了元載的口裏,然後將元載勒死。元載的兩個兒子和妻子都被處死。
元載,這個靠自己的高超的鉆營和投機本領做到位極人臣的寒門子弟,最後還是逃不脫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悲慘宿命。正可謂,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