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這兩句俗語出自北宋時期的壹首著名的打油詩《酒色財氣歌》。《酒色財氣歌》這首打油詩頗有歷史淵源,它是當時的人們根據蘇東坡、王安石、佛印等名人的詩句創造出來的。
北宋大才子蘇東坡和高僧佛印是好朋友,兩人平日裏素有來往,也曾在歷史上留下過壹些有趣的傳說。《酒色財氣歌》的誕生最初就是源於蘇東坡和佛印的壹次討論。相傳蘇東坡有壹回去拜訪佛印,碰巧佛印沒在寺中,蘇東坡無意間看到佛印題寫在墻壁上的壹首打油詩:
酒色財氣四堵墻,人人都在裏面藏;
誰能跳出圈外頭,不活百歲壽也長。
佛印是出家人,他對財色酒氣的觀點與世俗之人有所不同。在這首詩中佛印認為財色酒氣是困住世人的四堵墻,只有跳出這四堵墻才能長壽。
蘇東坡卻不這麽看待酒色財氣,他認為不能壹刀切地把財色酒氣當作壞東西看待,而應該辯證地看待酒色財氣。於是蘇東坡就在佛印的詩旁邊另題了壹首詩:
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
不義之財不可取,有氣不生氣自消。
在這首詩中蘇東坡認為酒色財氣未必就是壞事,只要掌管好度量就是好事。
後來王安石看到了佛印和蘇東坡兩人的詩,他又有新的觀點了,於是提筆在墻壁上寫下壹首打油詩: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
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生機。
顯然王安石也是不贊同佛印壹味否定酒色財氣的觀點,不過王安石對酒色財氣的理解角度與蘇東坡的又有所不同。蘇東坡是從?度量掌握?的角度來辯證看待酒色財氣的,而王安石是從國家和人民的角度分析酒色財氣存在的意義。
後來人們根據佛印、蘇東坡和王安石這三人的打油詩創作了打油詩《酒色財氣歌》,而?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正是《酒色財氣歌》中的兩句,意思是說色的危害性很大,但是沒有色的話將大大影響生育,人口會越來越稀少。這首打油詩壹方面說到酒色財氣的害處,另壹方面又肯定了酒色財氣存在的積極意義,同時也強調了在酒色財氣問題上度量掌握的重要性。這首《酒色財氣歌》在看待酒色財氣上還是比較客觀、理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