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作為消費者親密的金融服務夥伴,始終堅持“消費者權益至上”的服務理念,以實際行動幫助提升消費者的金融素養。除了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有針對性的金融知識教育活動,近期,捷信響應監管號召,結合行業熱點話題,針對近期電信網絡詐騙頻發、行業內“老問題重現”的現象,通過“以案說法講風險”的形式,加深消費者對電信詐騙最新形式、犯罪手段和危害的認識,倡導廣大群眾有效識別新型電信詐騙,增強金融風險防範能力,註意保護個人利益。
為進壹步增強公眾的金融風險防範意識,長期以來,捷信積極履行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的主體責任,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壹系列金融知識普及活動,提醒公眾謹防各類詐騙信息,保管好自己的錢袋子。捷信以各種主題突出的金融知識普及活動為載體。在積極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同時,也將企業社會責任作為長期發展戰略融入到日常經營活動中,以實際行動彰顯其為消費者構建“金融護城河”的社會責任。
為提示廣大群眾有效識別新型電信詐騙手法,充分提高防範意識,捷信以日常金融生活中的五種電信詐騙手法為例,提醒廣大消費者充分提高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強化金融消費安全意識,依法理性維權。
使用假身份實施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電話、微信、QQ、短信等方式,編造虛假信息冒充受害人領導、親友、公檢法等身份騙取受害人信任,對受害人進行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導受害人以各種形式匯款。其中,不少犯罪分子利用被害人缺乏相關法律知識、急於證明自己清白的心理特點,通過準確填報被害人信息、使用網絡改號軟件等方式對被害人進行恐嚇。並提供所謂的“安全賬戶”要求轉賬。這種詐騙手段在整個作案過程中與被害人沒有正面接觸,作案手法隱蔽。壹旦出現風險,消費者將很難取證和提起訴訟,容易使受害人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對此,捷信溫馨提醒廣大消費者,面對常見的利用虛假身份進行詐騙的套路,在日常金融消費過程中應自覺增強警惕。如果突然收到匯款要求,特別是有人冒充公檢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銀行工作人員等。妳要第壹時間通過可信的渠道得到這個機構的確認,做到“三個必須”:不要相信,不要泄露,不要轉賬。如有疑問,應聯系當地相關部門核實確認。同時,用好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當發現可能被騙時,消費者應註意保留包括電話錄音、短信截圖等相關證據。並及時通過110向當地派出所報警,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利用虛擬網購平臺進行詐騙。
這種欺詐手段有多種形式。不法分子主要利用網購的劣勢,通過電話、QQ、短信等方式吸引消費者註意,以系統出錯、支付平臺升級、收貨人信息不清等為由,要求其添加所謂的“官方客服”微信;通過這種方式獲取消費者的個人信息,誘騙受害人將銀行卡、支付寶、網銀裏的錢轉到不法分子的銀行卡裏,達到詐騙的目的。
針對這種情況,捷信提醒消費者註意:在接到不明鏈接或電話時,壹方面要str
提供虛假網貸服務進行詐騙
很多消費者有正當的借款需求,卻因為誤下載了非正規渠道的假冒app,不僅沒有享受到優惠,反而引發了包括個人信息被盜、金錢受損等壹系列問題。犯罪分子往往被低息貸款、無抵押貸款、征信黑名單貸款等誘導。當受害人“申請貸款”成功後,以貸款手續費、銀行卡填錯並支付保證金、賬號被凍結等為由,讓消費者轉賬匯款實施詐騙。
以高額利潤為誘餌實施詐騙
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受侵害,捷信提醒消費者,在選擇金融服務機構時,首先要核實對方是否具有相應的合法資質,不要被“高傭金”、“返利日”等字眼蒙蔽,更不要因貪圖小利而被不法分子或非法短信所誘惑。
聲稱可以洗刷信用記錄進行詐騙
隨著消費信貸的進壹步普及,用戶因疏忽導致信用貸款逾期未還的情況時有發生。詐騙團夥正是利用了這種人們“希望恢復信用”的心理,催生了“幫妳消除銀行黑名單和不良信用記錄”等電信詐騙。作為壹家負責任的消費信貸公司,捷信在此提醒廣大用戶,任何聲稱通過交錢來清除的征信業務,都有可能是詐騙甚至犯罪。消費者有正當借貸需求時,應選擇正規金融機構辦理業務。如果在還款過程中不慎產生個人不良信用記錄,應第壹時間通過正規渠道聯系金融機構,獲取合理建議,協商後續解決方案。同時,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輕信網上聲稱花錢就能幫助消除不良記錄的個人或機構。
本文源自中國網科技。
相關問答:08176074638是捷信金融的電話號碼嗎?不是,妳可以打4000271268或4006381030.這是捷信公司的客服熱線。
工作時間9:00-22:00
相關問答:捷信公司每天打騷擾電話怎麽辦?我的也是壹樣,天天打投訴了好多次沒有用,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麽辦!我從來沒搞過什麽分期!不知道到底是什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