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中藥川烏草烏的功能與效果及禁忌

中藥川烏草烏的功能與效果及禁忌

川烏和草烏均為烏頭屬植物,而且也是市面上常見的中藥材品類,因此對於這兩個近名或同科屬植物的中藥,很多人都容易搞混。

但實際上川烏草烏的在實際的功能與禁忌等方面還是存在壹定的差異的。

下面就讓我們壹起來了解下吧。

川烏和草烏均為烏頭屬植物,而且也是市面上常見的中藥材品類,因此對於這兩個近名或同科屬植物的中藥,很多人都容易搞混。

但實際上川烏草烏的在實際的功能與禁忌等方面還是存在壹定的差異的。

下面就讓我們壹起來了解下吧。

1、川烏

川烏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幹燥母根,是四川的地道藥材,因其形狀像鳥頭,所以古人把它叫烏頭。

川烏較草烏溫裏散寒之力強,還可治療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等裏寒證。

另外,就中醫而言,川烏性辛苦,熱,有大毒,善於祛風除濕、溫經散寒,為治風寒濕痹之佳品。

除了用於風寒濕痹,川烏還用於治療陰寒內盛的心腹冷痛,如寒疝、胃冷痛等,臨床壹般配伍其他藥材來使用。

因本品有大毒,臨床使用壹定要註意,內服壹定要炮制,要久煎,孕婦要忌用。

另外半夏、瓜蔞、白及、白蘞等這些與烏頭相反的藥物要禁用。

2、草烏

草烏,為毛茛科植物北烏頭的幹燥根,草烏的藥力及毒性較川烏峻猛,但溫陽之力稍弱,常用於除痹止痛,麻醉、止痛也多用。

在臨床應用方面,草烏還主要用於搜風勝濕,散寒止痛,開痰,消腫。

可內服也可外服。

同川烏壹樣,凡虛人、孕婦、陰虛火旺者都忌服草烏,生品內服宜慎。

也不宜與貝母、半夏、白及、白蘞、天花粉、瓜蔞、犀角同用。

服用川烏和草烏的註意事項

首先做到用量有毒,因為這兩者都有壹定的毒性,病程短、病情輕者,川烏草烏的用量大概在10g左右即可;病程長、病情重、心肝腎功能正常、非重用不能奏功者,壹劑用量可達15~20g。

另外,在煎煮川烏草烏的時候,均應先煎至少0.5~1個小時,其煎熬時間的長短以口嘗時舌頭無麻感為度。

強調煎前加水,液面至少應超過藥物表面2~3橫指,且應文火煎煮,不斷攪拌,以使藥物受熱均勻、充分,以達解毒全面。

飯後分2~3次服用,日1劑,大劑量者壹般連服超過20劑,中病即止,以防毒性蓄積。

若在服用過程中唇舌出現麻熱感則為早期輕度中毒現象,停服藥物即可自行緩解。

以上就是川烏草烏的功能作用以及藥理禁忌等全部內容介紹,大家在服用這類藥材的時候壹定要清除其藥理性質,並在醫囑建議下正確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