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產地是四川綿陽。
附子它是壹種植物的壹個新分株出來的球根,它的母根叫做烏頭,烏頭很細很瘦,像花生米大小壹樣。附子的名字和作用由來跟它長相壹樣,附在烏頭上的子。
2.三年為附子,四年為烏頭,五年為天雄。說明這個植物最好的年頭以及功效都不同。
烏頭是我們是用來祛風濕的藥,不拿來當補藥,因為烏頭氣就是散的,那附子的氣就是可以補的,那天雄的氣就是凝聚不散的。
像治下腰痛烏頭最合適。
3.附子的藥性要往下引,就是讓它變成有天雄藥性的話,就是在附子加壹點沈香或加壹點幫忙它藥性往下凝聚的藥就可以。
4.附子古代是用來制作毒箭的,讓人麻倒,可以使用鹽巴泡去除毒性。仲景在處理烏頭毒性是用蜂蜜煮。
註意事項:無論是生附、熟附啊,讓它的毒性分解得幹凈,原則上,是滾差不多壹個小時就蠻安全,但這壹個小時有壹個要求,就是妳那個水跟藥材的比例,必須是藥材可以隨著水的滾動,在裏面(上下)翻滾“遊泳”的,如果藥材是遊不動的,就是有的時候那個藥渣會比較多,那個水“咕嚕咕嚕”那樣滾,可是那個藥材沒有被翻動的,那那樣子就要煮兩個鐘頭,這樣明白嗎?如果是藥材能夠翻動為前提的話,壹個鐘頭就可以把毒性去得很幹凈。
5.制作工藝:鹽鹵附子切片,泡水把鹽巴沖掉,然後再趕快放在太陽底下曬幹,這樣子做出來的東西就是所謂的生附子片。
6.生附子功用:
1)身體裏面有濕寒之氣堆積的人,脈可能也很沈。
7.用藥事項:
1)附子放的越多,越能夠好像在那個整貼藥後面啊打壹拳把它打進去,那妳附子少反而藥補不進去,反而容易上火。
2)要附子跟幹姜壹起用才會有熱度,單用附子無論生熟都不會有很熱很熱的感覺。
3.)吃附子會覺得有壹點被毒到的感覺是,喝下去之後覺得舌根發麻,然後開始四肢末梢開始有壹點麻麻的,然後開始覺得手腳很重動不了,躺在床上動不了,差不多啊,壹個小時會恢復。
4)平常吃得很辣的人,那附子跟,妳開附子或者開大黃啊都可以開得比較重,
8.常見附子分類:
1)姜制附子:生附子去了鹽巴切片之後呢,用姜汁泡過再烘熟。汁姜汁是壹種能夠把附子的毒性分解掉,可是不會折損附子補陽的藥性。
2)黃附片的話也有壹說是黃附片是用甘草炮制的,甘草炮制的會染得比較黃。
3)白附子不是附子,白附子是那個壹種足陽明胃經的引經藥,是用來敷臉的美容藥。
中醫美容藥有三寶:白附、白僵蠶,還鷹屎白。
9.常用附子劑:
1)甘草附子湯,治痛風。肝跟腎不夠好都不足的人,才會形成容易痛風的體質。
2)真武湯,治療高血壓。
3)當歸羊肉湯。
註意事項:
1)壹個平常生冷吃得比較多,沒有吃慣補藥的人,有可能這種湯喝壹碗下去,就會肚子痛得受不了,然後狂上火。
2凡是溫補的藥,盡量不要用那個結過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