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漢中市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2009年工作回顧

漢中市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2009年工作回顧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過去的壹年,是戰勝多重困難、取得顯著成效的壹年。全市上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省“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決策部署,有效應對金融危機沖擊、地震災害影響等前所未有的挑戰,全年實現生產總值416.16億元,增長14.5%。財政總收入36.92億元,增長13.4%,地方財政收入14.39億元,增長16.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2562元、3446元,增長23.7%和19.5%。

(壹)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8.43億元,增長45.7%。96個重點項目進展較快,完成投資137億元,增長143%。十天高速公路漢中段進展良好,寶漢高速公路漢中段、500萬噸鋼技改工程和嘉陵江水電梯級開發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漢中火車站改擴建、西漢蓉客專、漢中機場、陽安鐵路擴能改造等35個重大前期項目進展順利。全年執行經濟技術協作項目259個,總投資260.5億元;引資到位67.16億元,利用外資2925萬美元。

(二)工業經濟回升較快。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01.23億元,增長16.7%;工業增加值92.03億元,增長16.2%;完成銷售產值282.38億元,產銷率93.7%。35個工業重點技改項目進展較快,略鋼3號高爐改造、漢煙技改、10萬噸高純鋅、洋縣堯柏水泥壹期工程建成投用,漢川機床制造基地壹期項目完成廠房主體工程。《漢中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建設規劃》已經省政府批復;漢中航空工業園和9個省級重點縣區工業園建設步伐加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78戶,產值過億元企業達48個。非公經濟增加值占全市GDP的份額上升到48.81%。

(三)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業總產值159.1億元,增長6.6%。糧食總產109.87萬噸、增長7.6%,油料總產15.93萬噸、增長5.2%。生豬存欄236.5萬頭、出欄306.75萬頭,分別增長16.8%、18.8%;茶葉、柑桔產量分別達到1.17萬噸、25.91萬噸,增長27.2%、32.5%。重點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9.78億元,增長9.38%。建成沼氣池2.5萬口、通村水泥路2412公裏、農村信息站1000個;建設扶貧重點村181個,移民搬遷1.5萬人,10.4萬農村人口脫貧。勞務輸出75.9萬人,實現收入63.4億元。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

(四)城鎮化建設加快推進。完成了城市總體規劃修編,以及濱江新區江北片區、大河坎等區域的控制性詳規。35個城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5億元。中心城區東、北出入口建成通車,市汙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建成投運,天然氣長輸管線建設和中心城區12條道路改造基本完成,漢江“雙橋”開工建設,漢南大道等項目進展較快。省級文明城市創建通過驗收,國家衛生城市、園林城市創建紮實推進,縣城和重點鎮建設成效明顯,城鄉壹體化步伐進壹步加快。

(五)第三產業增勢強勁。旅遊精品景區建設力度加大,張良廟紫柏山、黎坪景區如期開園,華陽、青木川古鎮等景區建設進展順利;“四湖”、“四園”景區提升改造步伐加快。成功舉辦茶葉節、諸葛亮文化旅遊節等特色宣傳推介活動,促進了旅遊業快速發展。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031.52萬人次,旅遊收入32億元,分別增長25.6%、3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0.02億元,增長19.8%;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分別上漲1.1%和0.2%。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676.57億元和241.57億元,比年初凈增139.98億元、62.87億元。

(六)恢復重建成效顯著。累計籌措災後重建資金158.24億元,其中各級財政93.53億元,對口支援18.47億元,社會援助4.49億元,銀行貸款41.75億元。農村受災群眾住房重建全面完成。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建成和在建住房的套數、面積分別占規劃的78%、86%。規劃首批建設的85所中小學校全部建成。規劃首批建設的醫療衛生機構建成146所,占計劃的98.65%。敬老院開工38所,建成17所;震損水庫治理開工66座,竣工50座;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開工111處,竣工32處。天津市、榆林市、省有色集團對口援建項目進展快、標準高、質量好。

(七)民生八大工程成果豐碩。實施項目1713個,完成投資55.28億元。投資3.91億元用於改善辦學條件、兌現義務教育費用補貼政策;投資2.53億元用於就業與再就業工程,新增就業3.2萬人,實現再就業9791人,勞務輸出培訓35.8萬人;投資2.06億元完善了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體系;投資8.62億元用於社會保障工程,城鎮醫保人數達到66.7萬人,1341名被征地農民落實了保障政策;投資18.54億元用於住房保障工程,建成廉租房1008套5.1萬m2、經濟適用房830套8.26萬m2,有7402戶享受住房租賃補貼;投資19.39億元用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建成農村公路4672公裏、飲水工程621處、文化體育設施338個;投資2353萬元用於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建成社區服務中心60個。

(八)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義務教育保障機制進壹步完善,“蛋奶工程”惠及11.5萬名學生,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開工建設。計劃生育率97.94%,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控制在8.22‰、1.79‰。農村育齡婦女健康檢查率99.6%,農村婦女免費住院分娩補助全面啟動。33.42萬城鄉貧困群體和9.3萬困難群眾分別得到低保、醫療救助。科技、廣電、文化事業健康發展,市第四屆運動會和首屆老年人運動會成功舉辦。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建設有新突破,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9%;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1.61%和4.3%,中心城區空氣優良天數達337天;完成造林45.3萬畝,治理水土流失965.78平方公裏。

(九)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應急管理水平進壹步提升,穩妥處置了“甲流感”、狂犬病疫情以及國道108陜川界交通擁堵等突發事件。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各類事故發生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11.75%和4.31%。信訪和人民調解工作進壹步加強,“壹控雙降”目標圓滿完成,中省交辦信訪案件辦結率和息訴率排在全省首位。持續開展嚴打整治鬥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率居全省第壹。

(十)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堅持科學民主決策,紮實推進依法行政,政府效能明顯提升。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292件,辦結率100%。堅持不懈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依法查處違法違規案件和失職瀆職行為,社會管理和公***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人事、審計、統計、外僑、民族、宗教、人防、對臺、檔案、雙擁、老齡、慈善、預備役、地方誌和殘疾人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績。

各位代表,壹年來,我們遇到的困難前所未有,付出的努力非同尋常,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萬眾壹心、艱苦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奮戰在各條戰線的廣大幹部群眾、駐漢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傾情支援漢中恢復重建的天津市、榆林市、省有色集團和社會各界,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